教育部、学校齐发声:致中小学副科教师的一封信

作者:不详  时间:2017/5/10 20:11:10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40
  小编说
  在中小学,所谓的副科教师很多。但评职称总是靠边站、不被学校重视,副科教师被“边缘化”的现象一直以来都很常见。
  不过,现在却有了新趋势——
  教育部先后要求:将一些小学科纳入中高考、提升体育教师待遇、加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一些学校为了增强副科教师的积极性,把他们安排为学校的德育、学习、生活导师......
  本文,就像一封写给副科老师的信,告诉他们,小学科老师的生存状况也在被很多人牵挂。
  教育部规定透露趋势——副科教师地位正在提升
  由于教育部的重视,副科教师的地位正在慢慢提升。
  新高考后,“小学科”教师将成“香饽饽”
  “抓好上海、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透露了新高考改革的浪潮的必然到来。根据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规定,2019年之前,几乎所有高中都会进入新高考改革。
  合格考、等级考、6选3、7选3等新高考下的衍生物,让很多学校的地理、生物等部分“小学科”老师结构性紧缺。
  美育课成为重点
  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研制《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科学课不会被挤占
  在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落实体育教师待遇
  1)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
  包括按国家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
  包括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推动体育场地设施达标,实施学校体育安全风险防控,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等。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
  很多学校让副科老师走到台前
  除了教育部规定,很多学校也开始关注副科老师的生存现状,让他们走到台前。
  案例:导师制,增强副科教师的积极性
  早在2010年之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就针对副科老师推出了“导师制”。“由于没有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升学压力,‘副科老师’成了中小学校园里的‘悠闲一族’,但由于总是坐在‘冷板凳’上,使得他们当中的一些逐渐缺少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导师制就是让副科老师们不再认为自己“不主”的“良方”。东台实验小学把音、体、美等学科的老师分别安排位学生的德育、学习、生活导师。
  导师岗分为两种:
  一是班级导师,负责整个班级工作,相当于班主任;二是专职导师,兼任几个班级的专职导师,如德育导师、生活导师、学习导师等,协助班主任工作。
  “这样能够把副科老师们的作用放大,让他们在孩子、家长心中同样重要。”
  点评:别让副科老师成为“小透明”,大家都要上“前台”
  其实,除了导师制,很多学校也在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让副科老师们走到台前,担任班级班主任的工作。
  而由于副科老师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班级管理,可以更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特点,很多副科老师在这个岗位上都干得很好。“在实践中,这些副科导师往往能做到不以成绩论英雄,比主科老师更有优势,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老师这样说道。
  这无疑对于副科老师的个人发展是有益的,也能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
  副科老师:
  不论教什么,只要有心,都能成长
  “我原来一直以为,上示范课、出书、写文章都是些语数外等学科名师的事,读完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王艳芳的《给音乐教师的建议》一书,才认识到:不论你教什么课,语数外也好,音体美也罢,只要能像王艳芳老师这样,真心喜欢自己的事业,善于学习,钻研课堂,静心反思,就会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的好老师!”一位副科老师这样写道。
  点评:小学科名师也不少,自身努力很重要
  副科老师就难以成长了吗?其实并不是的,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老师魏勇、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科学老师陈耀、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叶德元……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片天地。
  所以,谁说副科老师不能精彩?
  除了相信努力很重要,有些副科老师更表示很幸福。
  幸福一:闲情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副科老师的压力的确要小一些。”有老师这样认为,与主科相比,副科老师老师不用改作业,不用考试,不用阅卷,也不用顶着教学压力。无论在工作量还是心理上,都要轻松一些。
  幸福二:自由
  由于副科教学压力相对较小,没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老师头顶,副科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更为自由。
  “我上学的时候,一位音乐老师就给了我们很多展示才艺的机会。高中时,体育老师在教什么方面也有较大的自由,比如太极拳、交际舞、游泳、篮球,等等。”现在都在提“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目标在副科更容易实现。
  一位副科老师就表示,这样的自由环境也给了自己很大的收获:“优质课大赛中‘副科’老师常常荣获大奖。”
  幸福三:逸致
  在学校里,副科老师们似乎看起来总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一群人。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总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迸发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游山玩水,陶冶人生。春游,受安全制约,学校总是谨小慎微,举步维艰,更有甚者严令取消。然而我们副课老师中几位担任班主任的老师私下有个‘民间协议’:大规模的,每年带班级学生出游一次;小规模的,师生自愿参加,次数不定。旅程的图片,再配上文字、音乐做成的课件,看过的老师与同学总是艳羡不已。”
  一位副科老师这样写道,“我们也担心,因为有责任。但是我们愿意承担,因为快乐!有人说,这都是与教学无关的闲事,我们却认为,知识不一定都源于课堂,更多的是来自生活,这是教育的大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