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的严苛,正在毁掉中国的孩子!

作者:不详  时间:2018/6/6 12:41:03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3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写于宋朝的《三字经》,用一千年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成人成才,需要磨砺和教育。
  而世界上,最懂得这个道理的,除了父母之外,就当属老师了。
  过去讲,严师出高徒;而现在,严师丢工作、被指责、被威胁、被唾骂!
  是什么导致了畸形的现状?
  难道跪着的老师,才能教出有责任感、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吗?
  壹
  近日,一位河南驻马店小学的班主任辞职的事情,在网上引发热议。
  起因是这位班主任将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家长群里,而招致成绩欠佳的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
  “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这位班主任因此事“心生魔障”,以不适合再和孩子们在一起为由,选择辞职。
  当然,这位老师的管教方法可能存在问题,辞职举动更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从老师角度而言,她确实在履行管教孩子的职责。
  如果孩子真的因为一次测试的成绩被曝光而产生严重的身心伤害,其心理健康情况恐怕真的需要有所改善!
  如今的孩子享受着优渥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在家中更是集完全宠爱于一身,顺遂太多,逆境太少,从而对“挫折教育”缺乏承受力。
  这也导致了很多老师不敢管教孩子,即便孩子已经有了问题。因为一旦管教,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中国,教书和育人正在被割裂。
  贰
  去年,齐齐哈尔一位张副校长,在下课时维持课间秩序,制止一位同学在走廊大声喧哗。
  这位学生非但不服管教,还当场顶撞校长。校长一时气不过,爆粗口道:“校长不当了也不惯你!”
  此事被挂到网上,引起全网热议。很多人指责校长没有师德;但是也有人力挺,表示只有这样负责人的老师,才能压制某些学校里的不良风气。
  最后,张副校长被处分,撤职调离;该校校长也受波及,党内警告。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很多老师心有悲戚。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因管教学生而引发冲突,如广西一老师因制止学生抽烟,而被告到教育局,最终被辞退;江西一老师罚迟到学生面壁,学生不听,爆发冲突,最终老师被扣除全年奖金……
  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怎么敢管孩子?
  叁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叫《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他在文章中写道: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诚然如此。有管教,方知敬畏;有底线,方知对错。教育是建立规矩,而不是肆意放纵。
  古时私塾,教书先生必备戒尺,因为有适度的惩罚,所以能为教育增添很多力量。
  我们不提倡体罚学生,但是教师要有管教的权力,教书和育人不可割离。只有堂堂正正的老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给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