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木桶原理建设优秀班集体
作者:杨伟东 时间:2019/10/27 9:53:27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698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一样。因此,要建设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班主任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还要让“长板”不断增长,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储水量”达到最大值。
善于分清“长”“短”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自身素质和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性格、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爱好特长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的学生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的学生则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事怕苦畏难;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有的学生则懒于学习、出工不出力;有的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优异,却体弱多病,或者冷漠自私。有的学生身强体壮、热诚待人,但文化课成绩落后,等等。认识了学生的“长”与“短”,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善于“短”中见“长”
对于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看待他们,不能只看到“短”处看不到“长”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善于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使学生找到进步的阶梯。
班主任不能以文化课成绩排座次、论英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发现其强项并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提升弱项,从而达到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目标。
善于弥补“短”处
《学记》讲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因材施教,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常常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要开展个别谈心,为其树立榜样和目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在学习方法上多进行个别辅导;对在体育、音乐、美术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努力学好文化课,同时鼓励他们提高专业技能;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班主任要在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班主任要特别关注有“短”处的学生,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如此,后进生的“短板”才能变成“长板”,从而増大班级这只“木桶”的“储水量”。
善于创设环境
班级是一个学生集体,班主任要积极发挥集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努力把自己分管的事情做好,使每个人都成为班级建设的贡献者。班主任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班级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形成合力,发挥班级的优势。
总之,只要班主任正确对待学生的“长”和“短”,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切实做好补“短”和加“长”的工作,班级这只“木桶”就会増大“储水量”,建设优秀班集体的目标才会实现。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