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作者:佚名  时间:2022/7/21 9:38: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16
  (四)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
  被网友誉为“护国歌校长”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不久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讲述年轻人经营一间咖啡小店,“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心里却是阳光满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
  25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一国两制”下,资本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全球企业经营环境排名第一、人才竞争力位列亚洲第一……一项项“高居榜首”的数据,折射出“中国香港”四个字的含金量。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认为,“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城市,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砥砺前行,繁荣稳定的基础更加坚实。随着社会恢复稳定、经济持续复苏,香港重新走上发展正轨,所具有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和人才众多、文化多元、基础设施先进、营商环境优良等特色优势将得到更充分发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从跌出前五到重返前三,实现“u形”反转;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香港新股集资额超过6500亿港元,较实施前同一时期增加超三成;超过9000家内地和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公司,许多企业继续扩大在港业务……今天的香港,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正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重新出发,同创未来的合力更加凝聚。“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经过风雨波折,广大香港市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再也经不起折腾与内耗。珍惜香港这个家,是所有真正关心香港、爱护香港的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期盼和共同责任。难忘2021年国庆,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当《我和我的祖国》的乐声响起,数百名市民放声高歌,手中挥动的五星红旗与巨幅国旗交相辉映,融汇成欢腾的红色海洋。今天,香港社会正气上扬、市民爱国真情流露,人心思稳、人心思定、人心思治,“求稳定、谋发展”是主流民意,“同为香港开新篇”成为强烈共识。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近日,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热播。一座城、两代人、四个家庭,在时代的浪潮里风雨同舟,在跌宕的岁月中携手并肩,“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回望历史,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奋力打拼,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人们相聚狮子山下,“理想一起去追”,这才有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的香江传奇。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是了不起的,香港同胞是了不起的。有25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我们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五)习近平主席强调:“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南海之滨,新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加快形成,“1小时生活圈”便利着三地居民的往来交流。今天,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深圳延伸至香港、澳门,璀璨的灯光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联通四海、拥抱五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将为香港腾飞积蓄新的势能。
  祖国的繁荣昌盛,正是香港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机遇所在。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翻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香港的清晰定位和科学规划跃然纸上。今天的祖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家之大、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
  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2022年3月2日上午,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满载防疫物资的“中央援港 同心抗疫”铁路班列开出,驶向香港。一样的关爱,一样的支持,宛如60年前开启的那段深情往事:从1962年起,除大年初一之外,内地每天向港澳开出三趟供应鲜活冷冻商品的特快列车,被港澳同胞称为“生命线”。从“三趟快车”到援港抗疫,从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一如既往的殷切关怀,饱含着内地人民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厚谊。重整行装再出发,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是香港劈波斩浪、勇毅前行的最大支撑。
  “只有把个人发展跟国家命脉紧密相连,才能为自己找到最好的方向”“找准‘香港所长’与‘国家所需’的交汇点,将创造无限机遇”“香港未来的发展必定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来自香港各界的声音,充满对未来的信心与期盼。香港社会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六)月壤入港、仰望星空话天宫、大国建造主题展、内地奥运健儿访港……在2021年“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中,面对面聆听航天、建筑、体育界“天团”讲述感人故事,无数香港同胞内心涌动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荡起开创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新境界的振奋与豪迈。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1982年1月,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如此发问:世界上还有哪个执政党会允许在一国之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评价,“一国两制”的理念无疑是创新、适切而且合时宜的。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一国两制”在香港的伟大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列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从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和“重大课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