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临,如何从容应对考场作文?
高考来临,如何从容应对考场作文?
1.考场作文的实质是按照要求来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所谓展示,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量多的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储备。
不要藏着绕着让人猜,不要追求朴实乡土气,不要观点低龄幼稚化(如太阳公公,毛泽东爷爷等),不要自曝家丑造惨案(如我是复读生,我是残疾人,我是孤儿等)。
2.作文的题目要居中,忌修改,忌讳错别字。万万不能不写题目。不要照抄“话题”当题目,不要题目过大太宽泛。作文题目要力求确切、精炼、新颖、有文采。
确切是指符合文章内容和遣词造句规范。精炼是指字数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8个字。新颖是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有文采是指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3.分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得来的。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引用,都可能带来加分。你要高度重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力争不写废话、粗话、口头语、大白话,力争不绕弯子,力争在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中表现自己的写作能力。下笔之前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推敲锤炼,采用更雅致的方式来表达。题目如何加分,开头如何加分,论证如何加分,要时刻醒着这些才会有意识地增加文章的亮点,而不是凑字。
4.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写作时要强迫自己使用可以加分的方法。比如,必须引用或化用若干处名人名言来增加文采,必须使用若干处排比句或对偶句来增加气势,等等。也就是说,你应该有比较擅长的若干得分招数。不能总是平平淡淡毫无亮点。即使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比起来,前者恐怕在高考中远逊于后者。
5.要有列提纲的意识。特别是开头端、过渡段、段落首尾句、结束段等特殊位置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提纲,用心锤炼。没有超强的功力很难一次性准确无误地写出经典语句。
6.忌讳大段照抄原材料作为开头或论据。每一个材料的选择都在考查你的写作能力,如果抄写试卷提供的现成材料,就等于放弃了一次可能领先别人的机会,就等于少了一段“篇幅”来表现自己。如需使用原材料,务必对其进行精加工,不能照抄。
7.引用事实材料作论据务必要简单精炼,只保留其所需梗概的“中心意思”就好,至于背景和细节则可以极简或略去。事例的转述要与论证充分结合。不应过长,不要在议论文中详细地讲故事。尤其不要在开篇来一个长长的故事再入题,那样会死的很惨。
8.文体特征要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应用文体,格式必须绝对正确;没有格式、情境要求,一般写议论文,也应以说理分析为主。如果文章成为“四不像”,会死得很惨。
9.论据追求新颖、个性、有说服力。名人名事名言名句均可。但一定注意遵循“三心二意法”。不要用自己的事(如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或自己亲戚朋友的事(如我的同学王小三邻居马小六亲戚李大麻子如何),这样的事例都难逃“编”的嫌疑。
10.举例时要考虑到阅卷老师的喜好,不能过于另类,超出了老师了解的范围则不好。如你举到了一个时髦歌星或者一个动画片主人公,阅卷老师根本没听说过,那这个例子的说服力自然大大降低。你要学会“迁就”阅卷老师,代沟不可忽视。本着“凑字”或“省事儿”的目的举例子,等于自欺欺人。
11.作文要强化点题,点题分为明点题和暗点题。明点题就是反复使用点明立意的话,暗点题指通过事例的内在道理强调主旨,可以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总之,点题是必不可少的“硬任务”——主要段落中必须都要出现话题关键词,以便从技术层面迫使自己始终不偏离话题。大原则是:关键词要有足够的“出场”次数,扣题的语句要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
12.段落划分要合理。有简短、明晰且富于文采的开头和引题段,有清晰的主体层次,有全面的总结升华,留有余味的巧妙收尾。段落的长短要适宜。高考标准作文纸是每行16个字,所以要考虑到行文的清晰合理,一般段落在“9加减2”这个范围内为宜。
13.遇到与曾经练过的题目相似的作文,尤其要冷静,警惕乐极生悲。要牢记“似曾相识最可怕”。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异同,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死的很惨!
14.所有字迹的书写都要做到工整方正,横平竖直,美观大方,标点清晰。控制好字体的高矮胖瘦,保持一致性,压底线写字,字就规矩不飘了。
15.数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阿拉伯数字一个方格里最多可写两个数字。除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格外,其他的标点单独占一个格,标点相邻则合占一个格,如”。 除了“ ( 《 —— ……以外,其他的标点都不能出现在一行开头。应紧随上一行之后。
16.遇到不会写的字要灵活处理,可用其他的词来表示。不能写错字别字,更不能用拼音或者留空格不写。
17.尽最大可能保持卷面整洁美观。不涂改或少涂改,涂改时用斜线划两三笔即可。
18.严格控制时间。作文在50到60分钟内完成为好,审题构思10分钟左右,构思时间过长会影响行文和书写。避免写作中途更换整体思路。如不幸时间不够,要学会快速收尾,写一个简单结尾段照应中心或题目,不要留下半句话来告诉阅卷老师你还没写完。
看到这些总结,你有没有查找出自己的问题呢?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或者是老生常谈,但往往决定着一场考试的成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