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晨读晚背资料(成语+诗歌鉴赏+文化常识+优秀作文)

作者:不详  时间:2023/11/8 11:11:2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56

  2024高考晨读晚背资料(成语+诗歌鉴赏+文化常识+优秀作文)
  成语积累
  9 .渐入佳境:比喻兴趣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示例】坚持练字半年之后,他的书法渐入佳境。
  10.引人入胜: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示例】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11.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哗。尘上: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准备作战的情况后形容议论纷纷或消息盛传。现在多指某种错误或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示例】许多网路传言常传得甚嚣尘上,但事后都证实只是谣言。
  12.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示例】一走进市场大厅;就会听见沸反盈天的喧闹声。
  13.弥足珍贵:意思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示例】这件东西对我来说可是意义非凡、弥足珍贵。
  14.难能可贵︰难能∶不容易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做到的事居然做到了,因而非常可贵。
  【示例】一个人犯了错误没关系,知错必改才是难能可贵的。
  15.大有可观: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示例】汤若士《邯郸梦》末折《合仙》,俗称为“八仙度卢",为一部之总汇,排场大有可观。
  16.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示例】要想大有作为,就必须融入更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过程。
  教材文常记忆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时即出任要职,军中皆呼为“周郎”。
  2.羽扇纶巾: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这是儒者的装束。
  3.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代指船。
  4.尊:同“樽”,一种盛酒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封:帝王筑坛祭天地及四方山岳之神。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师说》
  1.韩昌黎文集校注
  昌黎: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古代常用人物称谓:
  ①直称姓名,用在以下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用于介绍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②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如,孙权,字仲谋。
  ③称号,一般用于自称,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④称谥号,如欧阳修称“欧阳文忠公”。
  ⑤称斋名,如姚鼐称“惜抱先生”。
  ⑥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人称“孟襄阳”。
  ⑦称郡望,如韩愈本是河内河阳(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便称其为“韩昌黎”。
  ⑧称官名,如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
  ⑨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⑩称官地,如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⑪兼称
  庐陵萧君圭君玉 籍贯+姓名+字
  朱孝纯子颖 姓名+字
  2.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3.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百工:各种工匠。
  5.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6.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②人物传记。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pt;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color:#3e3e3e;mso-font-kerning:0pt;">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诗歌鉴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套路:
  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继清华、北大毕业生涌入深圳某中学之后,一张杭州余杭区街道招聘公示的截图再度引发网友关注。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他们是哲学、法律、传播学、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
  有网友评论说:名牌大学硕士博士到街道工作“屈才”了;基层招聘高材生是浪费人才。有关方面负责人认为:招聘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很多工作专业性强,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应聘的毕业生们表示:国家号召年轻人到基层去,我们觉得基层很锻炼人;我们看中的是这里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这里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讨论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登高自卑  来日方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清北学子站到中学讲台,戴着光环的“天之骄子”走进社区基层,我心潮澎湃。在此,我想说:趁年轻,去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就梦想!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就是《登高自卑,来日方长》。
  一步一汗水,一岁一年轮。趁年轻,去基层,脚踏实地,扎实根基。
  新时代领路人曾说:“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驻守农田,扎根基层实验,解决了我们的吃饭;“民歌之父”王洛宾,从首都北京到西北边陲,从大学殿堂到戈壁牧场,给了我们如诗如画的歌唱;“天眼之父”南仁东,许身山沟,深入一线,让我们有了机会对满天星辰亲切仰望。对于坐在教室“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青年来说,基层的工作与经验就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沃土。愿你我,在基层的沃土之上,深深扎根,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富有朝气,顶天立地。
  一步一坚定,一玉一琢磨。趁年轻,去基层,行远自迩,不问征程。
  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路口,我们不能决定它崎岖还是平顺,但我们能决定自己如何前行。天山雪水伴,戈壁红柳友,那支援边疆基层建设的大学生们,不畏艰险,豪情万丈。白水明田,碧草蓝天,唐根根大学毕业后,选择返回湖北孝昌,赶着洁白的羊群,带领家乡走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化为百色大山里最美的朝霞,永远不再离开。他们,下定决心,扎根基层,用自己所学守护这方热土。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愿你我,抓住这机遇,到最能实现价值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步一台阶,一览众山小。入基层,爱基层,行稳致远,来日方长。
  羊有跪乳恩,乌有反哺情。我们从沃土中汲取营养,更要回馈沃土。否则,人人只知索取,不讲回馈,这基层的土壤怎会不愈来愈薄弱贫瘠?贫瘠的土地上,又怎么能屹立起民族复兴的大厦?“吾貌虽瘦,必肥天下”,愿每一个优秀的青年,不忘来路,用所有春天的消息,让这片土地愈来愈肥沃,写下传奇。
  同学们,“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趁年轻,去基层,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不管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我们终会达到梦想的远方。
  愿你我: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练就无价少年,乘风破浪!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