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衔接题的解题思路
作者:sunzhenkun| 时间:2005/8/6 21:31: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65
一、看句式结构是否一致
衔接自然的句子从形式上要求与上下文句式结构一致,使文气贯通。如:
例一、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细小的石子虽不现眼,却能铺千里路。
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现眼的石子。
C、 不现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现眼的石子。
该语段横线后的句式为“虽……却……”的转折形式,选项只有A句与此句句式一致,填入后能使句式整齐,文意通畅。
二、看陈述对象是否相同
一个文章连贯的语段往往紧扣一个中心内容,所以各句的陈述对象也要求保持一致。
例二、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道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
,令人惊叹不已。
A、 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 各种各样“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
C、 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 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以上选项只有C句的主语“沙暴”与语段前句的陈述对象相同,因此填入C句后可使语段连贯,中心集中。
三、看句意是否紧扣中心
对于某些试题,如不能从形式上加以选择,可先从内容方面概括段意,提炼中心,然后再分析比较。
例三、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 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 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 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是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此题实际上是要求选择一句能概括本段内容的中心句。语段中所列举的科学家的共同点是具有文学才华,其着眼点是“一些科学家文学水平高”,而并非都是“文学家”或有“传世之作”,所以根据材料提炼中心之后,只有D句准确概括了本段内容。
四看逻辑关系是否严密
语言连贯还要求言之有序,即各句要体现严密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其中遵循逻辑顺序是语言运用的难点。语段的逻辑关系复杂多样,有演绎、归纳、因果、递进、总分、主次等,确立何种关系需分析上下文的内容。
例四、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仞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
A、 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
B、 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 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 有的改行写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
语段分析的是相声创作人员分流的现象和原因,根据语段最后一句的内容,要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可确定下文的逻辑关系为“现象—原因”,因此可排除A、B两项,又因为D项将主次原因颠倒,且短语“电视剧和小品”的顺序与前一句不一致,所以可确定C句为最佳答案,它体现了“现象—原因”和“主—次”的逻辑顺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