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

作者:广西昭平中学 曾春晖|  时间:2005/8/21 22:11:0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076
  新学年,我任高一(15)班的班主任。迈入高中后,他们面临许多不适: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老师手把手地教少了,学生自主的空间多了,自身的生长发育也带来许多困惑。怎样才能把他们从初中赛场带入高中的赛场,不影响前进的步伐和速度?我认为,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要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习惯上。习惯是人生之基,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学生学业的成败,乃至人生的成败。如果对高一的新生,多花点时间去培养良好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以后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学习效率提高,养成良好素质,甚至会使他们一生受益匪浅。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强,而人在整个人生中享受它的利息。”
  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下面我就管理高一(15)班的一些做法谈谈。
  一、观察学生习惯,了解习惯成因。
  经过两周左右的观察、调查、找学生谈话,我发现学生们有不少暂时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的表现。生活上,在宿舍早上有些同学不能按时起床,有个别同学做操时才急匆匆地爬起来,早餐也不吃;起床后有部分同学不能快速折叠被子,鞋子不能按军训时的要求成直线摆放;有部分同学晚睡不能及时入睡,喜欢开“卧谈会”,东南西北闲扯,随口说脏话;还有同学在别人睡下后才去洗澡,影响他人休息。有同学在宿舍喜欢乱扔废弃物。学习上,课堂上绝大部分同学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却有少部分同学偷看武打或言情小说,有同学伏桌睡觉,有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有同学陷入早恋。经了解分析,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各有成因:不按时起床的或晚上太迟入睡,第二天赖床不愿起,或初中时就如此,积重难返;不折叠被子的一是思想上认为反正午睡又要打开,不必折来折去,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可能使细菌大量繁衍,二是以前在家没有养成习惯;课堂开小差看武打或言情小说的,或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基础差,或是自我约束能力差;陷入早恋的有的是影视影响,有的是父母离异寻找感情寄托。要引导学生改正这些不良习惯,我感到有压力,但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改变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认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二、探讨习惯,认识习惯。
  敦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就要认识习惯。我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学生探讨习惯,引导学生认识习惯。首先要求学生查《现代汉语词典》弄清“习惯”的含义: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然后师生互动找习惯的特征。让学生从“随手关门、不刷牙就难受”等习惯中认识习惯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自动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否则会有不适的感受;让学生从“边听课边记笔记、边读书边批注”中认识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让学生从“原来上课爱开小差现经多次提醒不了”等习惯的改变中认识习惯具有可塑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由习惯的概念可以认识到,习惯有稳定性、自动性、重复性,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资源浪费。生活中养成种种良好习惯,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形成,培养良好气质,提高素质,一步步迈向成功。
  三、制定计划,培养习惯。
  认识了习惯,就要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制定计划,培养良好习惯。首先要求学生敢于正视自己,勇于剖析自己:已形成的良好习惯是哪些,还存在的不良习惯有哪些,一一列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虚心请同学、老师、家长指出自己没有注意到而身上确实存在的不良习惯,一一清点。其次,要引导学生针对实际,制定计划。由于习惯是长期努力形成的,启发学生制定计划时要考虑时间保证,时间不能短也无需长,注意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不能只凭空说空话、下决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从小事做起;要有监督机制,既要以《中学生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为监督,还请老师、同学共同监督。再次,要激励以充分的信心与热情培养习惯,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有时甚至会反弹。而习惯的可塑性说明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习惯成自然”,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自动性,会使自己受益终生。如为了培养学生早上、傍晚早到教室学习的习惯,我每天早上、傍晚早到教室,观察谁来得早、谁做得好,每天把早到教室的同学的名单公布表扬,连续星二周之后,全班近六十学生,有近五十已能按要求做了。对剩下的几个学生,只要早到一次,我马上把他的名字放在最前面突出表扬,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肯定了多次,他就不好意思在重复原来的不良习惯了。又如课堂看小说的,我就一个个找来,循循善诱地和他们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以同学监督、老师随时抽查相结合来敦促其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的好习惯的积累就是一个好班风,我和学生商讨编了一首歌谣《爱我十五班,养我习惯》:
  早起床,按时睡;
  宿舍洁,杂物齐。
  做早操,人数够。
  戴校卡,衣装整;
  我值日,负责任。
  早读课,朗声读。
  课间时,不追逐。
  进课堂,认真听,
  脑子活,与师转,
  抓重点,笔墨动。
  有作业,自己做。
  有空闲,多阅读。
  助他人,爱公物。
  好习惯,要养成。
  培养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也是培养学生个体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要注意“面”上的工作,更要注意“点”上的工作,对学生个体的培养能促进以点带面。如我班的贝为亩同学,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却不端正,上课爱看言情小说,且爱说脏话,为了敦促他改变这些不良习惯,我和他利用“ ”法分析上课看小说的好处与不足,他没想到我会肯定上课看小说也有好处,就大胆陈述他上课看小说的理由说,说他只是在不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才看,因为听也不懂,还不如看小说获得一些感悟,我告诉他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秀”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专用来“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如果你的学习完全取决于对老师是不是有好感,不是太可悲了吗。他随口说脏话,就和他约定,发现一次教育,两次再教育,三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五十句文明语,同时让他做一个统计表,哪一天没有说脏话,就告诉我。这样,久而久之,他把这些不良的习惯改正了。
  看来,只要从小事抓起,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学生也将终生受益。正如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所说:“种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养成了良好习惯,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