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应把好五个关口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77300) 李云|  时间:2005/9/2 19:33: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29


  新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落实大纲的要求,就必须实施大语文教育,采取开放性的学习策略。课外阅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开展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增添学生的生活情趣。
  “放羊式”的课外阅读收效甚微。只有认真研究课外阅读的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的加以引导,方能取得切实的成效。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课外阅读应把好五个关口:
  书源质量关。即引导学生读什么样书的问题。这实际也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样人的问题。我们的看法是:读好书,做贤人。把读书与做人结合起来。学校购买图书时,语文教师参与把关,确保购买的书内容丰富,格调健康。既要有大纲规定的中外文学名著、古今优秀诗文,又要有符合学生阅读口味的名人传记、科普读物、历史故事、时文选粹等。学生读了这样的书定能获益匪浅。
  读书时间关。开设课外阅读,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行的。我们根据大纲规定,争得学校支持,每周开设2节阅读课,一节在教室,一节在学校阅览室。这样学生的读书时间就有了保障。另外,我们还落实了星期日、节假日读书制度,鼓励学生读课外名著,将消极的休息变为积极的娱乐。
  方法指导关。实践证明: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的前提下实施阅读,定能事半功倍。大纲规定的“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教师都要教给学生。我们的做法是:一.在学生实施阅读行为前召开动员大会,由这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给学生做方法讲座。二.要求学生每次阅读行为后完成两项任务:读书摘记(不低于200字)和读书心得(不低于200字)。三.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读书方法交流会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
  读写度量关。这里的“度”主要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生活思想实际。教师要启发学生选择那些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生活思想实际的书籍去读,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兴趣,读得进去,感同身受,读有所获。这里的“量”指大纲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的量:“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作文不少于0.7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教师要把大纲规定的量分解落实到学生每周的学习活动中去。为此,我们规定:学生每周读书不少于3万字,其中阅读课解决2万字,双休日解决1万字。每周课外练笔不少于1600字,其中观察日记3篇,不少于800字,读书心得3篇,不少于800字,读书摘记不计算于内。学生读书的质量关把好了,再适当注意读书的序,学生的读书质量就有了保证。
  督查激励关。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们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摘记和读书心得,完成好的给予表扬鼓励,完成不好的让他们适当“补课”。每学期安排两次学生读书摘记和读书心得展览。检查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另外我们还在校园文学社刊物“青檀风”上开辟“三味书屋”栏目,定期发表学生优秀的读书心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读书作文.的热情。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好课外阅读的五个关口,就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读书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课堂之外,翱翔于读书的天地之间,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质,同时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充电”“输血”,使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