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读诗歌

作者:19820818|  时间:2005/9/11 20:47:2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94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伤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诗歌欣赏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诗歌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捕捉到诗歌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歌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女弹奏一段,描写细微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奏技的绝妙入神。成功的音乐描绘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境,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二、品味诗歌的含蓄美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像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去体会的地方。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看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去体味一下,便觉得这是千古绝唱。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其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不尽别意在其中。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体会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处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七言诗是每句四顿,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新诗也很注意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