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高中生心理探秘
作者:陈伟玲| 时间:2005/9/15 11:38: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86
[关键词] 进取精神 功利意识 自信 自卑 心理的早熟 理性情感
笔者多年在县城高中教书,也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面对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这里,我就农村女高中生的心理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农村学生,特别是女生没有城市学生那种天生的地域优越感,也缺乏一份开阔的视野,强烈的自信,甚至还有那么一份拘谨和羞怯。所以,农村女生与城市女生相比,与男生相比,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她们要成就学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比男性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她们出身农门,现代社会和农村要求女性挑起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她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她们在历史与现实赋予的多重责任中相碰相长,在个体生存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中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别心理。
首先表现为进取精神不足与功利意识偏强之间的矛盾。所谓进取精神是指一个人应当有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一种创造的追求和事业心,不断地发展自我、贡献社会等等。但这样的进取精神如果被不适当地强化,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的结果。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进入高中后存在着目标模糊的问题,她们把考上大学作为跳出“农门”的途径、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能够考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缺乏长远的干事业的雄心壮志。也有一部分女生,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自然而然接受“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说,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
农村女生向往远方,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进取心,对班里不同县市或转学的异性同学特别感兴趣,这方面的心理在网上表现尤为突出。她们认为,“开门见山”只是别人眼中的风景,她们的风景在远方,在山外有山处。但家庭出身、经济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因素又使她们很容易选择一些师范类等学费偏低的大学和近距离的本省的大学。
农村女生来自贫穷落后的山区或乡村,受小农意识的影响, 从小,亲人或周围的人都免不了向她们输灌诸如此类的千古“名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向她们传达这样的信息:读书有利可图,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反过来说,要有名有利就得读书——这毫无疑问是功利主义者的逻辑。就是在以功成名就为诱饵,给人很“现实”的黄粱美梦,企图把她们推进所谓的“美好前程”(虽然这本也不是农村人的错)。但同时,她们往往还清醒地意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当她们一下子置身于山高水远的“无涯苦”之中时,很容易就捎带着几番辛苦几番痛而又无怨无悔。这就好比唐僧往孙悟空头上戴的明晃晃的紧箍咒,虽然说要叫孙悟空成佛,虽然说孙悟空不那么乐意戴,但又奈何?
进取精神和功利意识这两者之间的适当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没有进取心,往往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缺乏功利意识,也容易产生目的何在等消极的后果。一些女生受传统观念(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这也是形成女生上了高中成绩不如男生的主观因素之一。
其次出现自信与自卑并存的尴尬境况。农村女生在读小学和初中时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比起同龄人,并不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贫瘠的物质精神,没有任何优越感的社会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她们性格开朗、自信,扎实上进,有高度的责任心。她们爱表现自己,这表现欲望甚至比城市女孩更强。所以,在各种竞赛中,农村女生都会脱颖而出。特别是在体育竞赛中,她们抛弃了害羞,坚定地跑在前面。总相信自己就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但农村女生同样也有自己的无奈。一位女生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去年,班里评助学金时,班主任遇到了一个难题:僧多粥少,助学金给谁?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公平的方式:选举。他把十几个贫困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作为候选人,让全班投票。这位女生告诉我,当时,她观察了一下名字被写到黑板上的同学,发现有一个女生眼睛红红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位当时报名但没有被选上的贫困生女生说:“我当时心里很矛盾。我家条件不好,在农村,姐妹多,实在是需要这些钱缓解一下,所以递交了申请。但是这种方式我接受不了。本来,吃穿不如别的同学,就有点自卑。现在又把我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让我觉得好尴尬,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许多调查表明,女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生,但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比如自卑,却直接影响了女生的发展与成才。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再失败,从而畏葸不前。农村女生在成才过程中比城市女生,比男生更易受到各种干扰,而女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她们抗干扰能力比较差,使得女生的成就动机容易发生动摇,在学业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精神。”
再者表现出心理的早熟与理性情感欠缺的矛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表现在农村女生身上最为显著的一面。她们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甚至有点“小家子气”,但在学习上特别能吃苦,在工作上也极能任劳任怨。一般的挫折可能让她们更坚强,这是城市女生难于相比的。她们在很多事情上拿得起也放得下。考虑问题也能从多方面兼顾,表现为善解人意,但很常赢得起输不起,常为鸡毛蒜皮的小情斤斤计较,妒忌心较重。有个女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在几次模拟考中输给了她的同桌(也是一个女生),竟在高考前把同桌的笔记本、试卷什么的全部偷偷地丢进了垃圾桶……在对待感情方面,农村女生一方面鉴于家庭或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影响,对异性的感情显得隐秘而内敛,她们信服于自己的敏感,本能地抵御着某种暂且还不愿或不能萌生的情感,习惯把感情埋在心里。另一方面,她们面对异性的感情时,又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冲动与非理性色彩,搀杂了一些浪漫元素。她们喜欢爱情剧喜欢看爱情小说喜欢听爱情歌曲。她们向往《流星花园》式的爱情,羡慕那点上几千支蜡烛,在十几层的高楼上拉上“我爱你”的横幅的求爱方式。当有一天,她们跳出了亲人的视野,背离了当初的心愿,那感情便会破土而出,难于控制。她们有的像一枚轻盈的柳叶可爱,有的又如一株病态高粱可怜。所以,正确引导女生的感情观,关注她们的情感的健康发展,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女人是半边天”,“女性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关注女性,就要关注女性的成长;要关注女性的成长,别忽视了女学生的特别是农村女生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女生的成才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女生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妇女的解放。学校学生方面的工作,应重视调动农村女生成才的积极性,帮助女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从而培养女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去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世界。
[参考资料]
1.《教育心理学》:莫雷主编
2.《发现母亲》:王东华著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