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旧瓶装新酒”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蔡雄辉|  时间:2005/9/18 22:58: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2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放宽了对文体的要求,各种文体的考场作文也就大放异彩。特别是“故事新编”这一形式更是被考生们看好。自1999年以来,不少考生采用“故事新编”法写出了像《阿Q新传》、《朱贵开店》、《霸王泪》、《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等许多高考满分作文。并且,有专家在《人民日报》上发文,认为此类文章展示了“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分量”。满分作文层出不穷,专家也如此看好,难怪“故事新编”风景这边独好了。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借旧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重新编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说白了就是用“旧瓶装新酒”。确实,故事新编一旦编得好,就能带给人自由灵活,新奇生动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拍案叫绝。但是,是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可以紧跟潮流,齐刷刷地用旧瓶来装新酒,故事新编,新编故事呢?
  笔者认为,“旧瓶装新酒”,谨慎为好!
  一、吃不透“故事”会弄巧成拙。故事新编,一定得十分熟悉“故事”,对“故事”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要了如指掌,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对接得上。如果对“故事”只知皮毛不知内容,只知大概不知细节,目中无“古”,就可能导致内容上牵强附会,知识上张冠李戴,那就不是故事新编,而是瞎编了。
  二、联想想象易流于“天马行空”。故事新编需要丰富而新奇的想象,但又不能胡思乱想,必须前有所“思”,后有所“虑”。前“思”符合“故事”中人物性格,后“虑”切合话题主旨,把准时代的脉搏。只有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写出金牌作文。而许多考生在写作中往往难以兼顾,要么偏离了人物性格,要么没有切准话题题意,要么忽视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美妙的想象也是徒劳,只会让作者胡言乱语,让读者不知所云。
  三、记叙描写欠佳会“拙态毕露”。故事新编,就要将历史传说、名著名篇中的人物安排到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来,并通过展示他们崭新的行为、言语、心理活动等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寓意。很显然,这离不开流畅的记叙,生动的描写。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记叙描写的特点,熟知有关方法和技巧,并能灵活恰当地运用。然而许多同学(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理性思维往往强于形象思维,要他写一篇议论文,也许还能有模有样地弄出来;要他做一篇记叙性的文章,往往抽象有余,形象不够;概括有余,细腻不够;生硬有余,幽默不够……这就类似于赶鸭子上架,实在是勉为其难,也就“拙态毕露”了。
  当然,不是说“故事新编”这一形式我们就不能写了。想象能力强、形象思维好且有创新精神的同学仍不妨大胆一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