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命题设计

作者:临武一中 黄素娥|  时间:2005/9/22 18:17: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32

  

  生活总是不尽完美的,现实有时会很残酷,只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一半,而将另一半藏起来,它总是赋予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总是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和怅然。  
  我们无法要求世界尽善尽美,就像我们无法要求自己一样,但只要用心去寻找,去感悟,就会发现相对残缺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请以“残缺和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话题分析]  
  话题所述两种情形,既是辩证的统一体,也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开放性特点,即既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话题角度选择的可能性,也为学生的主题立意、表达方式的确定提供了多种方向。
  所给话题可写文体很多,主题立意也很丰富。   
  记叙文: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某件(或几件)具体的有代表意义的事情,表现其虽“残缺”,但很“美”,或虽近“完美”,但仍有“残缺”。   
  议论文: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举事例的方法论述“残缺”与“完美”的辨证关系。   
  散文:可以围绕“残缺与完美”这条主线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心声。   
  小说:可以紧扣话题虚构一个故事,但要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故事新编:可以让维纳斯重新复活,讲述残缺与完美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惟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   
  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   
  以上是一则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中,企盼能获得“点石成金术”的人可谓多矣!
  事实上,贪图舒适轻巧而又希望收获丰硕,却往往事与愿违。请就“拒绝与获得”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神话传说,考生在文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首先,一接触高考语文试卷,先阅作文题,了解命题特点及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切忌基础题答完后才阅作文题,一旦时间紧张,就会出现思路混乱,甚至头脑一片空白。不宜事先猜测作文题,否则,一旦与自己预想的大相径庭,容易乱了方寸。   
  第二,字迹一定要端正、清楚。评卷者每天要阅读大量试卷,假如文章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评卷者不可能细细辨认,常会凭印象打分。       
  第三,所拟题目要新鲜,吸引人。最近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是供材料作文,需要考生自拟题目。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因此要精心设计标题,这对提高作文成绩是有利的。       
  第四,先打好腹稿,或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可以借助草稿纸构思,写下三言两语,拟上几个写作思路稍作判断和筛选,确定最切合题意及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思路,拟上几个写作思路稍作判断和筛选,确定最切合题意及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思路,这样往往文思贯通,一气呵成。       
  第五,材料作文应简要引用,以确立行文之根本。切忌抛开材料,胡乱发挥,所叙所议与提供的材料毫无关联。应充分重视紧扣材料要点,过渡自然,要言不烦。       
  第六,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若写议论文,把观点摆在开头,让评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在考场特定环境中,把论点放在开头,有利于文章顺利展开,也有利于自己稳定思路,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要领。       
  第七,态度要真诚踏实。像和评卷老师促膝谈心一样。应试作文要敢于讲真话,实话实说,要敢于以心换心。切忌阿谀奉承之辞,自我表功、贬低他人之言。当然,阅读对象是语文老师,应投其所好,避其所恶,所写内容以受语文老师欢迎为宜,切忌对语文及语文老师大肆批评,伤及自尊。       
  第八,不求花哨,但求平实。应试作文不可能精雕细刻。若写议论文,不妨套用一下常用格式,即开头提出论点,并略加阐述,然后,举几个事例作论据。举例要精当,不宜多而杂,真正典型事例一个就够,在举例中,可一例详说,余则稍作点染。在举例后可联系社会现状和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联系实际。最后,要有总结,再次阐明论点来照应开头。去年以来,高考作文出现新的动向,强调发散性思维,因此,要重视作文的创新意识,作文内容要讲究立意新颖,独出心裁,见解独特。   
  第九,精心制作或引用一两个佳句,穿插文中,对提高作文的等次,效果十分明显。             
  第十,宜多用短句,词语没把握应赶紧另选一个同义或近义词替换。标点符号也不可随便,多用句号不易出错,评卷者看起来也省力气。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一遍,改正笔误和用错的字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