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标点考查分类解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0/7 9:15:5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83

 

  标点符号不是2005年高考的考查重点,只有少数几个省(市)对其作了考查。题虽不多,但很典型。下面对这些试题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以期对2006年考生的备考提供一点帮助。
  一、滥用标点
  在不该使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造成了标点符号的滥用。如:
  ①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湖北卷第6题D项)
  ②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江西卷第5题D项)
  ①句中省略号重复多余,省略号用来表示省略,其作用和“等”“等等”是相同的,句中如果用了“等”“等等”这一类词,就不能再使用省略号了;②句中,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二、位置不当
  标点均有其特定位置,位置不同,功用不同,表达某种功能时,它只能在其固定位置上,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造成标点的错用。如:
  ①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江西卷第5题B项)
  ②“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山东卷第5题C项)
  ①句中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面;②句恰好相反,“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是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三、误用标点
  每一处标点,均有其独有的功能,如果不顾其功用而乱用,就会犯标点误用的错误。2005年高考标点误用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号误用。如:
  ①我翻阅《茶经》,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是喜欢喝茶?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浙江卷第25题)
  此句中的问号有两处错误,一是“是喜欢喝茶?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二是“我翻阅《茶经》,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一句中虽然有疑问词“什么样”,但问号前的内容都不能独立成句,而只是充当整个句子的宾语,整个句子并非疑问句。所以,句末问号要改为句号。
  ②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山东卷第5题A项)
  此句中,“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是选择问,句中的前两个问号应是逗号。
  2.冒号误用。如:
  “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大熊猫轻声回答道:“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辽宁卷第23题)
  此句中,“某某说”放在引用语之间,前后话是一个整体,因而中间用逗号而不用冒号。
  3.逗号误用。如:
  ①“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湖北卷第6题C项)
  ②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湖北卷第6题A项)
  ①句中的几个分句都是特指问,因此“先凿哪面墙呀”后面的逗号应是问号;②句中,“烦恼,苦闷”是小并列,应该改逗号为顿号。
  4.书名号误用。如:
  ①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重庆卷第4题D项)
  ②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山东卷第5题B项)
  以上两句,书名号里的内容分别是栏目、主题,不是书名、篇名或剧名,因而不能用书名号,只能使用引号。
  5.顿号误用。如:
  ①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江西卷第5题A项)
  此句中,“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也都是特指问,因而两个顿号都应改为问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