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阅读彰显学生个性
作者:张继源 时间:2005/10/18 23:25: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63
新课程标准上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先明确阅读的方法种种,尤其强调并推荐本单元“阅读方法介绍”中提及的“生疑发问读书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精读、略读、浏览、默读、朗读、勾画圈点读书法、生疑发问读书法……)和阅读角度(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写作特色……),从而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作为自由读写单元的目的和要求,尽可能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阅读角度等方面多给学生一点选择的自由。因此,我问同学们:如果给你15分钟,你准备从什么角度,或侧重哪方面、哪部分,用什么方法阅读这篇文章,期待什么收获?接着让学生浏览课文,自主确定阅读的角度或重点段落,以及采用的阅读方法,用几分钟时间交流一下设想。待确定好阅读的角度和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利用15分钟时间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自由阅读。交流阅读的收获。余生选择几个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兴趣的问题加以回答或讨论。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建议大家用“发现法”继续读课文,交流自己的心得和发现,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的。最后总结全课:通过这一课的自由阅读实践,有哪些收获是共同的,有哪些收获很独特?体验到自由阅读有什么好处?怎样使自由阅读的收获更丰富,更有价值?学会阅读,关键在独立思考。有了收获,要乐于与人分享,或者通过交流和讨论,拓展和提升自渎的深度和广度。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一个苹果与人分享,每人将得到半个苹果;一个好思想与人分享,每人将获得一个好思想。
通过这一节课的探究,我深深地体会到,上好这样的一节课绝非易事。表面看起来,“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自渎,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收获完全看学生的表现,其实不然。越是自由阅读,越需要教师对课文及相关知识的全面把握,并适时加以引导。“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正如放风筝,风筝可以在蓝天自由翱翔,但手中的线还是要有的,否则风筝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