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审细析觅起眼,快解语病辨析题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2/14 12:16: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较之去年的语病题注重考查逻辑关系,本题识别的角度略为复杂,选句内容较为新颖,结构较为芜杂,判别难度有所提高,令许多考生感到棘手。其实,只要谨慎地审读题目,细致地分析题干,寻觅解题的突破口,便能快速准确地解答出该题。
一 .注意主宾语属性的一致性
汉语中句子的主干成份之间存在着解说与被解说的关系,主语和宾语的属性如果不一致,解说就会产生语病,如B项。该项中,充当宾语的解说性文字“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的属性是“机关、团体或其下属的一个部门”,但作为被解说对象的主语“李明德同志”,其属性却是“人”,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该项却将这两种事物划上等号,不伦不类,让人匪夷所思。只有使解说内容与对象的属性保持一致,将后半句中两个“单位”改为“个人”,或是将“李明德同志”置于介词短语“在……期间”之中,然后在“多次”之前添加主语“他所在的连队”,才能消除语病。
二 .注意词语搭配的稳定性
汉语言中一些常用的关联词语、介词短语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它们在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引导对象时必须成套使用,如果搭配不当,似是而非,也会使语意杂糅,造成语病,如C项。该项两个分句,如果单纯由关联词语“如果…那么…”引导,就构成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二重复句,表意十分明确。但实际上,原句第一分句末的“时”破坏了这一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充属画蛇添足,去掉即可;或者,可以由“当……时”的介词短语代替“如果”引导“我所管的‘闲事’ 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的内容使之充任条件状语,那么该项的语病也能消除。但恰恰是“如果”和“时”的搭配使句子结构混乱,语意模糊,影响了表意的明晰性,令人费解。
三.注意并提分承的合理性
为了保持语言的整洁简明,汉语在表意时往往将几个意义相似或相同的词语放在一起共同支配对象或受对象共同支配,这就是并提或分承。但是如果几个词语不能共享支配对象或被支配对象共享时,就会出现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如D项。该项后半句中“羞辱”和“宣泄”由“或者”引领而构成并提支配共同的宾语“自己的不满”。分析时可将这两个词语分承宾语,会发现“羞辱”和“不满”搭配不当。其实此处“羞辱”和“不满”根本不存在意义上的关联,并提不合理是该项语病产生的源泉。可在“羞辱”后补充宾语“商家”,语病便消解了。
四.注意表意的整体性
有些句子只看局部,会感觉表意不明,存在歧义,但若着眼全句,细致分析,则表意清晰,语意明确,如A项。初步审视该项发现句中“43个”这一数量词最具干扰性,孤立地分析结构有两种理解:“43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43个名单)和“43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43个国家经济开发区)其实,将这一词语放回句中,联系全句“公布”“第二批”等字眼可知,本句的意思是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名单,这一名单的内容是“通过了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所以名单是一份,而非43份;同理,通过规划审核的对象是“经济开发区”而非“名单”。因此,上述对原句的第二种理解不能成立。可见,对于该项只有一种理解,它表意明了而确定,并不存在歧义,该项判断正确。着眼全局,整体把握,是判别该类句子的关键。
慎审细析觅起眼,只要我们认真细心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便拿到了解题的钥匙,再隐蔽的语病也无处藏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