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的专业及时代需求——近几年高考报考志愿的参考资料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2/26 13:33:0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976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2004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1.由于毕业生总人数连年以两位数增长率递增,市场需求增长率相对缓慢,初次就业
率便逐年递减(当然也有待就业或考研人群扩大的因素)。
2.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其他部委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致在同一水平,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85%左右,而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低得多,也就在50%左右,比部委院校要低30多个百分点。
3.从学历层次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旺盛,本科生的需求大体持平,专科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
4.从就业市场需求的分布来看,需求量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与电子工程、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市场营销、土木建筑、生物工程等。有意思的是布点数增长最快的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波动也大,以布点数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为例,2001年~2003年就业率持续增长的专业一个也没有;多数是2001年最高,2002年下降、2003 年回升但低于2002年: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率2003年最高,2002年最低;三年就业率逐年降低的专业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环境工程。
5.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不一定是签约率最高的专业,而一些特殊专业或行业性明显的专业就业率反而较高,一些时髦专业就业较困难。
6.以往热门、需求趋减的专业有:会计审计类专业、市场营销类专业、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新闻传播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等。
7.从各学科大类三年(2001年~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来看,只有医学大类专业就业率有增长趋势,其他学科大类毕业生就业率都有所降低。学科年份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2001 86.58 85.95 82.23 76.40 85.93 89.70 91.53 92.10 85.42 89.11 87.14
2002 83.92 82.02 80.01 89.37 80.06 84.53 87.70 88.59 81.74 89.62 83.19
2003 79.20 81.14 75.20 81.13 79.16 82.42 85.78 88.05 83.81 91.11 81.30
2004
8.根据对70个二级学科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分析,近几年就业率相对稳定或逐年略有升高的有:地矿类(约92%) 机械类(约88%) 能源动力类(约90%) 水利类(约91%) 测绘类(约93%) 航空航天类(约96%) 农业工程类(约90%) 公安技术类(100%) 森林资源类(约79%) 基础医学类(约90%) 护理学类(约93%) 药学类(约93%) 动物生产类(约85%) 动物医学类(约86%) 预防医学类(约90%) 中医学类(约75%) 农业经济管理类(2003年87.15%,比上年上升约13%)
二、近几年就业较热门的行业
据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所的调查结果看,新的形势下具有热门就业岗位需求、正在获得迅速发展的产业依次是:
1.信息产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业,通讯器械生产业、通 讯服务业(电信、寻呼、无线通讯)、网络服务业及其他信息技术业等。
2.经贸行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国内贸易业、对外贸易业、物流业、广告业,以及各类经济服务业(如经济信息、技术市场、管理咨询、会展等)。
3.现代生活产品制造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时装服饰、家具、工艺美术与艺术收藏品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的制造业。
4.建设行业。包括居民住宅业、大型设施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建筑装饰行业、绿化园林事业等。
5.基础产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钢铁、材料、能源、化工、城市公用事业等。
6.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并进一步扩大到风险投资、资本运作、金融理财等领域。
7.教育产业。包括幼儿学前教育、正规学校教育、职业资格教育与就业技能培训、在职培训、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网上学校等。
8.社会服务业。包括各类社会生活与民事服务、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法律服务等。
9.医药行业。包括医疗卫生业、生物工程、制药业与保健品生产业等。
10.健康产业。包括保健行业、体育行业以及心理咨询行业等。
11.文化与生活休闲业。包括出版业、大众传播业、旅游业、餐饮业、宾馆业 、娱乐业等。
12.老年产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老年用品制造、老年生活服务、老年医疗、托老所、老年教育、老年休闲等诸多领域。
13.环境行业。包括环境保护行业、资源再利用行业、节能行业、新材料与新能源业(例如太阳能、“绿色”材料、替代资源的人造材料)等。
14.科学技术业。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核利用技术等各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是科学技术业发展的灵魂。
15.社会管理业。主要指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工作。
16.知识产业。除了上述教育、信息、文化、科技业、专门从事知识的生产、搜集和管理的部门,以及进行专门知识的训练(如人工智能训练、国际关系训练、精神护理训练)和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的部门,构成需求旺盛的知识产业。
在这些需求较热的行业中,其岗位需求呈以下特点:
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人员需求接近六成,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人员需求较多。
2.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仍为人员需求的主体。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员需求居各行业之首;制造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居第三位。此外,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人员需求也有增长。上述六个行业人员需求占到人员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三。
3.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增长点。其人员需求占总需求的80%左右。
4.从地域分布看,城近郊区城镇单位人员需求高于城区单位、远郊区县城镇单位人员需求。
三、“灰领”人才紧缺
“灰领”是对某一类职业人群的称呼,相对于“白领”和“蓝领”而言,“灰领”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说,就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13亿人口中,在企业工作的人有1.2亿。上海职业培训研究与发展
中心认为,如果把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部分作为“灰领”人才来考虑,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至少紧缺“灰领”人才3000万至4000万。“灰领”完全可以作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一个职场。
(一)判断“灰领”人才的标准
1.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2.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灰领”的管理能力与“白领”的管理能力有重大区别。“白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而“灰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被数字化了的管理对象”。
3.具有设计能力,工作富有创造性。
(二)国家职业大典中“灰领”人才目录(43个)
根据上述判断以及国家职业大典,我们初步认为国家职业大典中可以包含或属于“灰领”的职业有:
1.广告设计制作员(广告设计人员)
从事广告创意、宣传、形象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员。
工作条件和使用设备的改变,拉近了设计与制作的距离。以前的广告设计人员现在也负责广告的制作。
2.展览设计制作员(展览设计人员)
从事陈列研究、展览设计的专业人员。
3.室内装饰设计员(室内装饰设计人员)
运用物质技术和艺术手段,对建筑物及飞机、车、船等内部空间进行室内环境设计的专业人员。
4.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人员)
从事服装成衣、个人定制服装、戏剧影视舞台艺术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员。
5.产品设计师、包装设计师(装潢、美术设计人员)
对产品、包装物作美化设计的专业人员。
6.现代工艺设计制作师(现代工艺设计人员)
使用新的原材料和新工艺,进行新产品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员。工作条件和使用设备的改变,拉近了设计与制作的距离。以前单纯从事工艺设计人员现在也负责制作。
7.现代工艺设计制作师(实用工艺设计人员)
从事日常器皿、器具、人体与物体装饰品等实用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员。
8.特种工艺设计制作师(特种工艺设计人员)
运用特种原材料和技艺进行玉雕、牙雕、景泰蓝等工艺品设计的专业人员。
9.陶瓷设计制作师(陶艺家)
运用陶瓷泥料、釉料、焙烧炉窑及其他制窑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员。
10.雕塑设计制作师(雕塑家)
以石料、泥料、木料、金属、石膏、化工等材料为依托物进行造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员。
11.道具师
对影视片、舞台演出等道具进行美术创作和管理的人员。
12.置景师
从事影视片、舞台演出等场景组织制作的人员。
13.化妆师
从事影视、舞台演出等演员造型设计并完成造型的人员。
14.美工师
从事影视片等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人员。
15.剪辑师
从事电影电视声画素材剪辑艺术工作的人员。
16.录音师
从事影视片等声音录制的人员。
17.照明师
从事影视片摄制造型艺术及其他艺术形式光线处理的人员。
18.社区健康援助员(社区护士)
从事社区病人及人群的辅助治疗、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的专业人员。
19.影像师(影像技师)
操作医学成像设备为诊断提供病人身体内部结构影像的技术人员。
20.园艺师(园艺技术人员)
从事蔬菜、花卉、果树、茶叶等作物遗传资源、遗传物种、栽培和产后处理及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的技术人员。
21.植物养护师(植物保护技术人员)
从事植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提出保护农作物免受有害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危害的措施,减少作物损失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人员。
22.营销师(营销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市场分析与开发研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咨询,并进行产品宣传促销的工程技术人员。
23.质量控制师(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产品及工作过程系统的质量及可靠性设计、控制、鉴定和检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24.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组织与工程管理技术人员)
从事生产系统的空间和对时间组织、计划、控制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25.设施规划师(设施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人员)
对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的设施和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造与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
26.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系统分析、设计评价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27.工艺革新师(普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
对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的工作和程序等进行规划,设计、改进与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
28.质量管理师(质量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的研究、管理、监督、检查、检验、分析、鉴定等的工程技术人员。
29.计量师(计量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计量研究、鉴定、校准、测试、监督、管理以及计量技术法规的制定、修订、实施等的工程技术人员。
30.标准化管理员(标准化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技术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31.安全工程专员(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安全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生产运行控制,安全检测检验、监督监察、评估认证、事故调查分析与预测预防,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与技术培训等工作
的工程技术人员。
32.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师(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人员)
对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噪声、放射性改造工
程等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工程等进行工艺设计、改进、设备研制、改装、调试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
33.环境监测员(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人员)
对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性测定和预测预报的工程技术人员。
34.环境损害控制员(环境损害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环境损害的预防控制、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的工程技术人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