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让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应城市城南初中 吴高珍  时间:2005/12/26 20:51: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98
  我校的语文学科从2004年8月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落实课改要求,形成新课改理念下的有着城南初中语文特色的课程体系、管理评价体系、教学教研体系、学习培训体系为任务,动员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的投入到课改的研究之中。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语文教改名校” “孝感市初中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应城市语文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一、课题研究强素质
  我校语文学科共承担了国家、省、地、市级各级各类课题共8个,校本课题14个,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3个,孝感市级课题3个,目前大部分已完成了研究任务,形成资料汇编31册。其中,国家级课题《初中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之子课题《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已通过专家组的结题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两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在课题研究中一大批中青年语文教师成长起来了,先后有6人被评为孝感市骨干教师,四人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124人次的教师在国家、省、地、市的各类竞赛中获奖。
  二、校本开发创特色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改工作的难点和亮点。我校一直把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完善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工作,充分动员一切力量,在全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负责探讨研究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挖掘学校人文历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商业文化资源,语文课程的拓展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系列案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已初步培养了一批教师骨干,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案例,形成案例集两本,参加应城市教研室的评比获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课《商业街上找语文》获应城市一等奖。
  三、评价改革生活力
  我校为了配合课改的实施,先后修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课改有规可依,为课改的成功实施提供保证。在管理体制上也作了大胆的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激励教师参与课改。课改以来,我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尝试使用教师、学生成长纪录袋的形式,增加即时评价,多次评价,鼓励性评价,使评价实验成为经常性的工作。对老师、学生转变了过去唯分数评价的局面,由单一的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相结合,把社会评价、家长评价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教师,不仅考察考试的教学质量,更注重教研教改的参与情况,课题研究的成果,新课程理念的应用情况;对学生,不仅考察学科成绩,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的改革催生了教与学的活力。
  四、搭建平台促发展
  我校通过把师德教育、课改工作、教学教研、家校互动整合为“六个一”的系列活动,这“六个一”分别是:请教育专家来校举行一次课改理论讲座;每个年级上开始有家长进课堂的公开课;开展一次“做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一次“教师论坛”;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开发展示研讨会;举行一次教师优秀论文评比。通过每年“六个一”活动的开展,搭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一个发展协作的平台,找到了创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师、深化课程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六个一的活动平台上,我校语文教师的研究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先后在论文、优质课、教案、课件、说课、评课等方面获国家级奖7人次,省级奖17人次,孝感级奖34人次,应城市56人次。仅2004-2005学年度我校教师就获奖74人次,学校发放奖金9600多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