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天使的爱

作者:蒲江县职业中学 高瑞涛  时间:2006/4/6 20:49: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38
  职中学生是考场上的失败者,小小年纪就遭受了人生路上的挫折,年龄尚幼的他们感到痛苦、迷惘。面对父母的责难,亲友的不屑,他们的心灵脆弱得如同空中飘落的树叶。最后,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鼓足勇气跨进了职业中学——这所人们历来就带有偏见的学校。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我迎来的就是这样一群学生,在这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次又一次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内心的渴盼——理解与爱。作为一介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投入全身心自己的爱来扶助他们,让他们重树自信,找到人生的正确道路。以下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已的一些感悟。
  一、 持有一颗宽容之心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气度。。教师无论从年龄、学识还是阅历方面来讲都是学生无可企及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者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不能与学生一般见识。职中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好,自律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自卑感重,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要教育好这群学生,职中教师确实感到任务艰巨,肩上的担子重。我们要能预见工作中会出现的种种棘手问题,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的所有缺点和错误,要气定神闲地去解决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难题。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犯错误,有时是自我控制力差,有时是认识水平所限,有时则是由于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待这类错误,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应以极大的爱心理解、宽容他们。教师的理解、宽容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悔改的“催化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珊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家庭条件颇为优越。平时爷爷、奶奶、父母都护着、让着。从而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学习不认真,待人不礼貌(包括对自己的家人在内),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常撒娇、耍泼。初来乍到新学校,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学很是瞧不起,对我这个班主任也是不理不睬。她有双桀傲不驯的眼睛,我时常有意识地用温和亲切的目光迎着她那挑畔的眼神,脸上微微露出笑意,并在心里默默告诉她:我会将你驯服的。接下来发生了许多故事:她与同学闹矛盾抓破了脸,上课睡觉打呼噜使课堂秩序哄然大乱,打扫卫生偷懒与劳动委员争吵,不做作业与科任老师顶撞……对于发生的这一切,我并没有过多地责难她,还常常在心里涌出这样的感情:可怜的孩子,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她身上我倾注了大量时间:打扫卫生,我亲自给她做示范;待人接物,我给她做榜样;我还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述名人的事迹,谈人生的哲理,做人的道理。 终于有一天,她幡然醒悟,她流着泪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的精力不应该用来与别人较劲,而应该与自已较劲,我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真的变了一个人,半期过后,她的母亲惊喜地给我打电话说:“我女儿懂事多了,谢谢班主任,我们一定配合老师的教育。”我想,是无上的宽容改变了这一切。
  二、 倾听孩子的声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多么重要。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好自身的形象,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只有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全体学生亲近你,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到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为其指点迷津。“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懂得了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老师的教悔他们就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在这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过程中,我摸索出一条与学生们心意很好地融通的方法——让孩子们写周记。周记里可以畅所欲言,老师绝对为他们保密,这一种形式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贴近。走进职中的这些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成就感,他们是一帮受到歧视的弱势群体。加上大多十六、七岁,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形成,有较多的烦恼和苦闷。多愁善感的他们在周记里把这一切都向我倾诉,每次批阅他们的周记时,我的内心都会受到强烈震动。因为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也因为他们心灵正受着煎熬:有的同学由于读职中而被人看不起,抬不起头;有的同学因找有不到自己的出路而焦虑;有的同学因不管如何努力,成绩总提不高而迷惘,有的同学因异性的感情处理不好而情绪低落——面对这一颗颗率真而无奈的心灵,我会用温暖的爱心去抚慰他,用热烈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他们从失望中找回自己,重树生活、学习的信心。
  李莉是个外向、开朗的女孩,这一段时间却郁郁寡欢。不久她在周记中向我诉说:她聪明可爱的弟弟右眼上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已经肿得老大,睁不开眼,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情绪十分烦躁,每天看着他的亲人只是无声地流眼泪。面对这种惨状,李莉束手无策,精神快要崩溃了。我很快在周记里给她回复道:“李莉,老师和你一样为这件事感到痛心,亲人的生死离别对我们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我们却不得不去承受。通过这一变故,我们会懂得去珍惜时光,珍爱生活。”之后,她弟弟每一次病情加重,她都会向我倾诉,我总是用慈母般的情怀去安抚她恐慌的心理。后来,她弟弟离开了人世,李莉一下长大了许多,诚恳地对我说:“老师,人的生老病死,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但我们有权选择快乐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谢谢老师陪我走过那一段痛苦的日子。”
  走近孩子,用最真诚的心去聆听,就能倾听到孩子心中最真的声音……
  三、遍撒爱的种子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叶出水有高低。”在每个班集体中,都会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各方面表现优秀,有的则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表现较差。这些所谓的“差生”在学校受的批评、指责、嘲笑多,得到的表扬、鼓励、认可少,他们敏感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因而形成了孤僻、自卑甚至自弃的个性。他们缺少应有的关爱和理解,长此下去,将不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因此,改变这种状态,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这一部份学生,作班主任的更应该给予他们加倍的爱,让爱去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让爱去感化他们。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道出师爱的重要意义。即使由于智力的关系,成绩差点,班主任也应该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会给他们带来自信,不再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爱学生的前提是要懂得去尊重学生。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板着脸孔训斥人,这无疑在师生之间划上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现代教育理论则重视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师生间应相互尊重。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早就指出:“我们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就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行为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常常得到教师的关怀、尊重和信任,他就会对这种肯定产生满足,就会有了思想转化的内部动因和催化剂。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交往,尊重孩子的心灵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每天都要用自己真挚的心去对待学生,感化学生,期待他们的进步,接受他们的反复,等待他们敞开心灵,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赞许的地方,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就为树立他的自信找到一个很好的切人口。
 王芳读初中时,是个出名的差生,每次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有人甚至怀疑她智力有问题。进入职中后,脸上始终还带着一种怯生生的表情。但她说话的声音很悦耳,我猜想她的歌喉一定动听,这对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讲占有很大起手。于是我找到她,亲切地对她说:“王芳,读职中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我觉得你在音乐方面有些天赋。”只见她顿时面露喜色,兴奋地说:“老师,我平时就喜欢跟着电视里的演员唱唱跳跳。”我趁机鼓励她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苦练基本功,以后有许多表演机会等着她。接下来,我找到音乐老师,请她给王芳特别加以指导。很快,王芳的才能脱颖而出,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元旦汇演时,她代表班上跳了一段独舞,优美的舞姿迎得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节目评比时,获得了校一等奖。从未获过此殊荣的王芳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第一次找到了做人的快乐,我一定会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天使说:“我在每个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将会收获乐观、正直、自信、聪慧的果子。”假若我们职中的教师都成了天使,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带给我们无比的欣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