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高考江苏卷大阅读题谈阅读解题方略

作者: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周再均  时间:2006/4/20 20:51:5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96
      现代文大阅读题以其较高的区分度在语文高考试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为考生和高考指导老师所重视。笔者不揣浅陋,想就2005 江苏高考大阅读题,谈谈解答现代文大阅读题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整体阅读在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准确解答大阅读题,对选文先要有整体感知。虽然某个问题是就部分句段甚至一个词发问的,但部分离不开整体,只有对原文有整体认识,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一篇文章整体感知的内容常包括文章体式、话题范围、主题宗旨、情境基调、思路脉络等方面。05江苏卷大阅读题选文《波兹曼的诅咒》与04江苏卷相比较,文体有所变化,属于思辩性较强的论文。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必须先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比如波兹曼诅咒什么,作者对波兹曼的诅咒持什么态度;然后找出文中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材料)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思考一下,为了阐明观点,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如何展开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这样才算基本感知了文章内容。有了这番思考,才能在解题时把握要点,以避免率尔操觚,劳而无功。(对05江苏卷大阅读题选文内容分析已见于各种资料,可供考生参考。此处不再赘述。)
  二、 “以文解文”为上。“存在的才是合理的。”要坚信,答案就在文中,并努力到文章中去寻找信息要点,决不可自作聪明,凭主观臆断回答问题。05年江苏高考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这道题只要两句话的上下文搜寻相关信息句,便可得出答案。如在作出“这个结论也许太悲观”的论断后,作者随即就说“我相信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不会灭亡。”也就是说,作者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而“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上文也有与此相关的语句:“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除了娱乐业没有其它行业——到了这样的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便荡然无存了。”将这些语句信息加以整合,便可形成正确答案:娱乐至上的环境造成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的倾向,波兹曼的话将会应验。
  三、 吃透题型为要。在组织文字作答时必须明确试题类型,依据类型特点解答试题。比如,这道题在能力层面上是要求理解还是要求分析综合或者要求鉴赏评价?与此相关的语句信息是属于原文摘录型还是分析概括型?题型不同,在作答时有的必须尽量摘录(照抄)原句,有的则必须用考生自己的话加以概括。05江苏卷第16题:“文章第3段阐述了波兹曼的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抓住“波兹曼认为”“在波兹曼看来”这两个关键句,提取相关信息,应概括为“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像这类分析概括型的试题,常常都有字数限制,答题要善于将原文中的信息加以整合,化繁为简。如果一味的摘抄原文,显然是不得要领的。
  四、 兼顾零散信息。在解答大阅读题时,必须对选文和试题信息作全面扫描。切记凡是出现在试卷上的文字都有用处,除了选文提供的内容以外,文章的注释和其它交代性内容、试题中的一些带有提示性质的话语也是解答试题的重要辅助信息。前几年全国高考卷中就曾出现过考查注释性文字的试题,而05江苏卷16、17两题的题干中“文章第三段”“文章第五段”之类的提示也决不是可有可无。而19题为多选题,该题A、D、E三个选项的文字信息对解读文章大有帮助。这些看起来很零散的信息若掉以轻心,对解题带来的副作用不可小视。
  总而言之,现代文大阅读题分值大,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尽管如此,但只要我们把握解题规律,不断提高解题技能,我们就能在高考中以稳健的心态投入考试,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