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云做客腾讯:距高考32天,怎样制定高效复习计划

作者:腾讯教育编辑  时间:2006/5/7 22:27:1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406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访问天星教育网和腾讯教育频道的“五一高考辅导直通车”直播现场,今天是五一劳动节,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时间过的真快,转眼2006高考就临近了,天星教育网和腾讯教育频道陪着大家走过这一年,受各位网友之托,天星教育网和腾讯教育频道今天给大家讲高考讲座,现在是8:30分,很荣幸的我们请到了天星教师白素云老师为我们大家讲语文方面的内容。
  白素云: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白老师,现在离高考还有差不多35天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我们网友来说是一个冲刺很重要的时间,最近常有网友给我发信息,问这段时间如何备考才能做到更优,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出色,考出最理想的分数,这对网友非常的重要,在这里我们想请您对我们的网友做一些指导。
  白素云: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天星教育网和腾讯有这样的机会,从今天算起,离高考只有36天了,那么在考前的这段时间里面,我们怎样制定有效高效的复习计划,我想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提出高三语文的复习建议。同学们都知道,我们高考语文有五大能力,这五大能力是实际、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是渗透在语文高考其中的,那么这个版块的顺利安排呢,北京 与全国各地的安排顺序是不同的,但是就考试的内容而言,却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版块,语文基础知识,他考的内容是依次为语音认读、词语选用,这里边包括近意词、关联词、标点符号等等,那么其中粉色的字我们看,词语选用、成语或熟语的应用,这几个点是年年必考的,其中语言认读、汉字识记、标点符号三个点是交替出现的。我们先来看字音怎么复习,我们同学要在常用、易错四个字上下工夫,我们看考察点一共有四个,就是四个圆圈所标识的,第一个考察点是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比如说:滂沱大雨,发酵不读发笑(音),我们要记住正确读音。第二个考察点是容易读错的形声字:酗酒、别墅等等,第三个考察点是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我们看差,这个字在汉语当中有五个读音。第四个考察点是溶液混淆的形近字:纳税、木讷、原作、方枘。同学们看角丝旁的纳,这些字的读音是不一样的。我们同学今天开始,强记50个,30天记住1500个。那么在这个点上我们做到一点的量就可以了。
  第二个知识点是汉字,汉字的考察点有两个,是黄色的字,第一个是同音字,第二个是形近字,比如说“悬梁剌骨”,这个“骨”同学一般写成骨头的骨,这个骨在古语当中不做骨头讲,再有,有溢血同学问的,同音异形词考不考,这个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16个词当中都有同音异形词,当时引起了反响,向弘扬等于弘扬,词不答异,等于词不答异。那么这样就给我们的记词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同音异形词不是我们考试、考察的重点。复习策略我们提出每天强劲50个,30天记住1500个。我想在考试之前,我们掌握这样的量就比较从容应试了。第三个考察点有词语的选用,有三点,第一个是同音词“品位”、“品味”“溶解”、“熔解”、“化装”、“化妆”还有“启示”、“启发”,第三个点是关联词,那么这样的关联词我认为熟练准确的判断类型是关键,那么我们同学呢,要把握各类数据常用的关联词语,记关联词语的时候要记住他们的关系,比如说“只有才”、“如果就”,不要弄混了。复习的策略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不像前几个要求我们死记死背,这个知识点是很灵活的,我们同学只要大概的了解它的词意等等,注意它的语境,这个得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第四个考察点是熟语,是北京市特别提出来的,考察点大概四点,望文生义等等,我们同学经常犯的毛病就是望文生义,比如不刊之论,是不能更改的言论,可是我们平时认为是不能登的言论。不以为然,我们往往认为是不把它当一回事等等,这样的词容易望闻生畏,这也是考察的重点。
  下面我们同学看这样的一个例子: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简单,建议您画副油画,一定使您篷壁生辉。这个词就用的不对了。
  另外一个是不合语境,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一个是用在抢险环境当中的,安步当车是一个有限的状态,所以说安步当车用在抢险环境当中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一种是蠢蠢欲动,明显的是贬义词,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这块词语的时候,特别是成语,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成语在我们现代汉语当中呢,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成语诞生在文言文中,但它们仍然活在白话里,可以说成语是在语言中最有表现力的词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学好成语可以使我们眼界打开,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是联系古近知识的桥梁和纽带,掌握大量的汉语,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声色生辉。
  语文在我们的试卷当中有多处可以看到成语的影子,说的公立一些,我们说字音这道题,字音在成语的比例通常是在50%左右,比如2004年的北京的第二题,都考自成语,也就是说100%。像字形里边出现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有时候达到75%,那么通常它的比例是在50%左右。那么像成语的这一点考察呢,就是年年考,那么就可是百分之百了,还有在阅读当中、作文当中,无处不看到成语的影子。
  复习的策略,那么这一块呢,我认为咱们每天要记住起码是10个成语,要知晓成语的意思,不一定做多少题,那么翻成语辞典,记那些容易出错的,第二点就是现在的这段时间选出100个左右容易用错的成语,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呢,要重视历年高考已经考过的成语,因为在我们整理成语的过程当中呢,我发现有些成语它是不止出现一次的。像“凤毛麟角”、“差强人意”,都出现过两次,所以我们同学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认为它考过了就不再复习了。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做成语的时候呢,一定要审题,一定要审题,三错一对是此题形命题的方向。再提醒一下,三错一对是这种题形命题的方向。
  第五个点是病句的辨析,考察点是病句的六种类型,分两种,第一种是结构语病,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残缺语意语病也有三种情况,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那么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前三种是比较容易的,那么后三种呢,第四中语意的语病也好说,就是出现是不是有其意,结构混乱,这个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两个点比较多一些,表意不明这个点有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就单一的考这一项,比如选出表意不明的一句。我们现在看两种不易掌握的类型。我们看第四种结构混乱:我一定要做好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工作。那么这句话,我们一读从语感上来说就非常的别扭,比如把我一定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和我一定要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这两个主谓结构纠缠在一起了,并成了一句话,其实这句话可以改为:我一定做好工作,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这样语意就清晰了。
  下面我们看第五个,表意不明:船已行三日即到。这是一则电文,我们读完这句话以后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理解,我们体会:船已行三日即到,第一种理解是船已经启程,三天就到了,第二个是船已行,三号就到了,第三就是船已走了三天了,马上就了。这一点是我们同学要掌握的。病句的复习怎么做呢?选择历年高考试题汇编。第一个是横向做题,就是把2005年全国15套60个句子,我们拿来统统的熟悉一遍。这是第一,第二个是纵做题,就是1996年到2005年40句,第三呢,在做的过程当中,注意总结6种病句的常见毛病。考试前用3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做过的病句练习,并且用红笔做一个记录,总结一下规律就可以了。

  这样有一百个病句,我想我们在考场上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版块,社科文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的面是非常广泛的,他的思想容量非常大,有的文章专业性极强,有的学生在这类文章面前有些望而却步,担心没有背景知识看不懂,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社课文阅读考察是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透彻的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这类知识呢,我们在搜索社会文章阅读的同时,必须清楚心理障碍,相信凭借选文的信息,我们完全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说并非是否定相关知识对阅读的作用,应该说对相关的知识越熟悉,会有助于更快、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从反面说,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借助阅读技巧也能够取得此项能力的满分。2005年,社科文阅读的考察,多数省市是才能了客观题的形式,北京才能了混合的题型。我们看一看,社科类的考察点是三种方面,第一个是理解文章内容,第二个是获取信息,第三是推断人意。
  我们先来看理解内容、获取信息,这样呢,我们要明确四个步骤,理解文章内容是阅读社科文的关键,第一步读题干,看看文章为了什么,第二步读全文,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比如2005年全国的A卷等等。我想就可以比较快的整体把握全题的内容。第三步是读选项,还是以这篇文章为例,计算机能思维吗?最后一句是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我们看A.B.C.D注意对应,我们到原文当中找它相关的语句,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切不可以忽视,这是第三步,到文章当中找和它对应的内容。第四步是细比较,也就是把选项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第二步是比较原文,掌握五种技巧,因为在这项考察当中呢,是以客观题为主的,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五种技巧在阅读社科文章时呢,考生还要了解命题思路,命题者设障一般都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研究上。那么错误选项的方式一般有一下几种:第一种是断章取义,断章取义就是引用文章只截取一句或几句的意思,而不估计全面的内容。例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的证明第二题,题目是要求考生找出无用于作者一明的正确一项,正确答案是C,C项说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中就有人骑神兽的现象。这句话是可以找到的,就集中在作者否定一人同马的这一段。为什么写这一段不对呢?因为原文中这一段的后面还有一句话: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题型。这句话联起来才能找到作者的意思。那么同写们就要看一看是不是只截取文章的一句话。第二,在设题当中偷换概念,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的B卷植物睡眠第五题的C项,所有的植物都有把叶子闭起来的现象,这个例子就是偷换的概念,我们如果读第一自然段就会发现: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叶动,比如含羞草、合欢都可以。这里的含羞草和合欢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同学们看粉色的字,自然界有许多植物会叶动,这许多不是一个全程的判断,是属于偷换概念。由此看来,我们解答试题时,对文中的概念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辨别真伪。
  第三,是选项当中的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呢,就是把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说成有,比如说2005年计算机能思维吗?第五题的A项,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通读这篇文章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那么它就属于纯属杜撰,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种问题。
  第四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硬是绑在一起,让人费解,例如2002年春季高考试卷中的第19题的B项,18世纪70年代,印度公司硬把鸦片销售给农民,一度及其可悲,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并非如此,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饥民不善。
  第五是时间错位,时间错位就是与发展的事情替换尚在计划中的事情,或某种实验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却说已经大面积推广了,从而误导考生的理解。那么这个例子我们就不举了,你就记住,不要把将来时说成是现在时。那么这个问题出现频率也是比较高的。
  复习的策略,第一:考前做一遍2004、2005年全国高考A.B.C共6套阅读,第二,牢记试题的步骤,读全文,读选项,细比较,不要在此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要带着自信、带着自己的成功经验进入考场就可以了,也不要在,也不要在科普性文章上做太多的时间。因此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是得分的关键。
  第三个版块是文言文的阅读,考察定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文言实词,第二是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另外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意思,对文章进行评价。阅读文言文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掌握三个方面,读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的分析与综合,对文章的鉴赏与评价。
  对古语的理解必须有效的梳理,对学过的意义,通甲字进行一些梳理,值得一提的是,对常用诗词及尖锐现象应该做到特别关注。再说对文章的分析与综合,阅读文言文,除了要读懂句子外,要要求分析内容,并能知道文言文的作者态度、需要把握文章的脉络,需要做三个方面工作,一个是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第二是把握文章主旨,归纳要点,三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最后谈谈对文言文的鉴赏与评价。阅读文言文,除了这些外,还应当有所领悟,这些的领悟包括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所认识,对文中才能的表达技巧有所体会,对作者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所阐发,这样我们的阅读就进入了鉴赏、评价的层次。
  复习策略,第一用一天的时间整理诗词,像一词多意、虚词、通甲字等等,第二靠高考前坚持阅读两天的文言文,8到10分钟完成一篇,在对标准答案知道自己的不足。因为在我们的文言文考试当中呢,一卷是采用客观题方式,全国命题是3道题,北京是5道题,分值是不一样的,我们读的时候先读最后一道题,它会告诉我们人和人物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话难度一下子降低了30%左右。第四个版块是古诗文鉴赏,含有四个元素。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的拉 于02-20 12:07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