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解题四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06/5/21 9:38: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34
      一、语感法。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敏锐是语感最可贵的品质,也是解答选择题的有力武器。语感强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答题,可在瞬间作出判断,甚至可预测对方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来。例如: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才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仿造劣产品,对这种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摘自1993年全国高考题) 凭感觉和语言习惯,便可判断正确的句子是D。要检验也并不难。A项“为了防止”与“不再发生”意思说反了。去掉“不再”或“防止”即可。B项中“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是因是关系的倒装,不是并列关系。C项说“仿造伪劣产品”不妥,应是仿“优质品”造出“劣质产品”。语感解法适应范围广,除判断病句外,诸如重章、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句式、意蕴、情味、色彩、分寸、风格、语体、趋向等,语感敏锐的考生均可在瞬间快速作出判断和选择。 
       二、语境法。语境法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句、段中词语、理解或翻译段、篇中一个分句、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等,都应根据句、段以致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考虑和判断;如果脱离具体上下文答案,将不着边际。例如: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吕)壹事发坐诛②不用卿言至此 A.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B.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了 C.①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D.①吕壹因事情的暴露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了(摘自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先看①句,前文有“吕壹操弄权柄”“奸短数千言”,吕是坏人,而且是自我暴露,无“谋反”之事,由此判断A、B项错,C、D项对。再看②句,“不用卿言至此”,后面还有“今奔魏何如”,所以“至此”不能解释为“跑到这里来了”因与下文“奔魏”重复。经过一番对上下文的分析,至此可确认选C。 
       三、排除法。如果每个选项都有多个内容需要辨析,在分析过程中一旦发现了这个项中有错便可立即将整项排除,不必再往下逐一分析了。如下例有36个小项需分析,但只分析4小项便可找到答案。(竖4×横9=36)参加首届东亚运动会的体育代表团有九个:①日本②中国东北③香港④朝鲜⑤韩国⑥蒙古⑦澳门⑧关岛⑨中国。 按汉语拼音的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⑦①②④⑨⑧⑤⑥③ B.⑦④⑧⑤⑥①②③⑨ C.⑦⑧③⑤⑥④①②⑨ D.⑦⑤⑧⑥①②③⑨④ (摘自1993年上海市高考题) 纵观ABCD四项,序1都是⑦,无疑是正确的,不必分心。往下分析序2:A①日本为r、B④朝鲜为ch、C⑧关岛g、D⑤韩国h。现已查明,ACD三项已开始出错,用排除法可确认答案为B。这样就省去了许多步,避免被繁琐弄得头错脑胀,还节约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四、代入法。就是把选项分别代入题干相应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例如: 根据文意,填入第①段结尾处()中恰当的一句是: A.这话虽是一针见血的,但也有点偏颇 B.这话虽有点偏颇,却是一针见血的。 C.这话虽有一种偏见,但也是一针见血。 D.这话虽然一针见血,却是一种偏见。 原题干如下:①“你们的上下级关系,当官的太像‘官’了,不当官的太敬‘官’了!”这是几年前一位美国友人对我国一位作家说的话, (摘自1993年上海市高考题) 把ABCD四句分别代入题干后,分析文意走向后不难发现,正确选项是B。根据首段总领全文的特点,和下文展开的内容,ACD三项均不符合。另外,有关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一词多解、文学常识配伍等类型的选择题都可用代入法解题。当然,有时还可以把“语感法”、“语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我们在讲代入法时,实际上也用了语境法,在分析语境法时,也用了排除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