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句子怎么译?
作者:江苏省滨海中学 于国松 224500 时间:2006/5/22 10:31: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8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两个句子虽然看上去都是名词的叠加,但与“枯藤老树昏鸦”又不一样,“枯藤老树昏鸦”是写景,通过一连串的特征相近的意象的叠加,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冷落的意境。这种景色与游子的心境是相吻合的。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却不一样,它主要表现的是秦人的奢侈,因为下文有“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和“奈何取之尽锱铢而用之如泥沙”的句子。所以这里把它纯粹看成是名词的叠加并不能起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再说,“鼎”“玉”“金”“珠”与“铛”“石”“块”“砾”的贵贱之差,天壤之别,不属于同一类的东西,看成名词的叠加,从语意上也讲不通。
既然都看成名词讲不通,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些词改变原来的性质,发生了活用。在考虑到活用的同时,还要表现秦人的奢侈。照顾到这两点,这个句子只能这样翻译: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瓦砾。这里“鼎”“玉”“金”“珠”原来是名词,现在还是名词,没有发生活用。而“铛”变成了“以……为铛”,“石”变成了“以……为石”,“块”变成了“以……为块”,“砾”变成了“以……为砾”。所以说,这两句中,“铛”“玉”“块”“砾”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不过是这里形式比较特殊,与正常的名词意动用法有一定的区别罢了。正常活用为意动的名词放在前面,作宾语的名词放在后面,如“稍稍宾客其父”,活用为意动的名词是“宾客”,“其父”在句中作宾语,可译为“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而这里“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用法与之相同,只是语序正好相反而已。与此相类似的句子在中学课本里还有一些,如《过秦论》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牖绳枢”中“牖”“枢”的词性都发生了变化,可译为“用……作窗户”“用……作门轴”,“瓮牖绳枢”当译为“用瓦罐作窗户,用绳子作门轴”。
发表于《学习方法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