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如何均衡
作者:江西省教育厅厅长 漆权 时间:2006/7/13 9:40:17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5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们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是县级行政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正确的教育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城乡的教育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心。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工作的重点。一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保障水平。这是加强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为根本的举措。二是实现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改变多头管理的状况,教师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合理配置。
农村教育有两大难点问题,一是投入,一是师资。因此,在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保证新增教师的质量,努力为农村所有中小学校配齐合格教师。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县级行政区域内同级专业职务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基本相同。同时努力提高长期在边远、困难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培训。统筹县级行政区域内城镇乡村教师力量,建立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育的制度。组织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教计划和青年志愿者计划。制定工资福利、职务评定晋升、学习进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安心农村教育。
同时,要加强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督政”要从抓“两基”达标,转为在高标准高质量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抓均衡发展。“督学”要着重抓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指标体系都应着眼于平民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来考虑、设置。把加强农村教育、区域内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