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忽视了什么?
作者:不详 时间:2006/7/25 20:27:02 来源:人民网教育论坛转载 人气:626
可是,素质教育是一个抽象的词,它远远不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那么简单。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忽略了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中学前的教育甚至大专教育,基本都属于应试教育,换言之,只要你掌握考试的要领,对于中等以上成绩的人来说,考高分并非难事。然后,这样的学生到社会中仅仅算是一个学生,不能算作人才。
那么,中国目前的教育里到底缺乏什么呢?
首先,缺乏生活能力。学生的生活能力从来没有纳入过教育内容,这似乎是家长的事。但是,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推广,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让学生从小学会生活,是学校和家庭必须做的一件事。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能独立生活,具有认知社会的能力。
其次,缺乏道德和法律教育能力。尽管很多学校小学就有《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但是很少有老师认真上过这门课,很多老师更是无法做到身体力行。法律课也是中学才开。道德和法律应该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硕士、博士,不同的阶段,了解不同的内容、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为何不少大学生从事工作有一定的权力之后,就会贪污受贿?原因是他道德和法律的意识很淡薄。
第三,危机处理能力缺乏。在生活以及社会中,危机无处不在。坑蒙拐骗、自然灾害、人际摩擦等等,很多人都很难说能一一应付,对于如何应付危机处理,应该从小学生就开始。假如女学生了解一些如何避免老师的骚扰,假如学生知道如何处理被偷抢等等,这对孩子本身、对社会都无疑有极大的好处。
第四,无法解脱情感以及生理困惑。对于学生早恋,很多老师都是采取处罚和禁止;对于孩子自慰,家长要请“性家教”。这些都说明学校和家庭是有必要进行这些课程的教育。
第五、实践创新能力缺乏。本次国际大学创新力排行已经说明,大学尚且不具备这些教育,小学、中学就不说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需要培养。总之,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培养大学生,假如一个中学生就具备了极强的创新能力,即使没有上大学,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中国,每年数百万的高考生中,仍有近50%的人不能上大学,假如他们在中学前就接受了比较全面的能力教育,进入社会也能马上一展身手,这样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高速发展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