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关怀殷切期望 胡锦涛给孟二冬女儿回信
作者:不详 时间:2006/9/8 13:04:45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1142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
中共教育部党组
在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新华社播发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之女孟菲同学的回信。回信对孟二冬教授去世再次表示深切的哀悼,对他的感人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号召各行各业人们学习孟二冬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德。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思想深刻,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教育部党组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回信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总书记回信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巨大的鞭策,对于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凝聚着对教师队伍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孟二冬教授寄予了深切的哀思和无限的怀念,对他的盛年早逝表示深深地痛惜。总书记的回信是写给孟二冬教授女儿孟菲同学的,也是写给各行各业的人们特别是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孟二冬同志及其家人的真情牵挂,以及对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的无限深情。总书记对孟二冬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褒扬,也是对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人民教师队伍的充分肯定和赞誉,更是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提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和保持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调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从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今天,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党中央的重托和教育工作的崇高使命,倍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回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时代要求。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关键。而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正是以孟二冬教授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平凡的学者和普通教师,像胡锦涛总书记信中所赞誉的那样,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创造性的工作汇成教育创新的源泉。面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更好地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回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取得较大发展,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将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今后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当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当前我们要着力完成好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重点工作任务。而要完成这三大任务,教师是动力之源,是关键所在。比如,当前备受社会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择校热”问题,其实是择教师、择好教师,突出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教师质量和水平有关;再比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人民群众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既有较高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解决这些矛盾,根本的举措还是要培养出更多优质教师,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这支队伍。
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回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模范教师,他们的生动事迹感人至深。但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端正,一些教师素质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我们要从制度创新入手,积极创新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要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师管理,改革教师任用制度,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教师,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全员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总之,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评价在孟二冬身上体现了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号召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大批孟二冬式的人民教师
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评价了孟二冬同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高远志向和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他强调,在孟二冬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对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新目标、新要求,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深化了我们对于师德精神的理解,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