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改期是“随意更改”?心血来潮?
作者:不详 时间:2006/9/13 12:04:52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78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我国部分专家学者提出,我国的教师节更应该定在孔子的诞辰日。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魏明伦、李汉秋等政协委员甚至提出了教师节改期的提案。
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对此表示,教育部已经注意到了教师节改期的呼声,但这一建议并没有进入论证阶段。教育部认为,把9月10日定为有20多年,这个日子目前深入人心,不应随意更改。
专家学者呼吁,政协委员提案,如果真要论证,还有一大堆的程序在后头,怎么是“随意更改”?笔者认为,教育部的解释是一种言不由衷的托辞,其背后更多的是不便明言的苦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加州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的时候,他们能够把孔子比较纯粹地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是,我们很难做到,因为孔子在中国的大地上,承载、积淀的太多太多。两千年来孔子一直在儒家文化中占有近于图腾的地位,于是五四时期,当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时候,“孔家店”就成了打倒的对象,更别说在那偏激而又荒谬的文化大革命中,“孔老二”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是怎样的“落后和腐朽”。
教师节改期的关键,更多的不是教师节,而是怎样对待孔子,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此事牵涉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态度,牵涉到我们未来文化的走向,教育部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和权威机构,除了含糊其辞之外,目前恐怕也确实难以找到更合适的立场。
近年以来,大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渐趋理性,甚至有些人推崇备至,教师节改期,反映的也正是这么一部分人的声音。但是,我们是否要象台湾和香港一样,从文化的角度比较彻底地肯定孔子的思想,儒家的地位,并且以孔子的诞辰作为我们的教师节?这无疑是个十分沉重的问题。
孔子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五四先贤对传统和儒家的激烈反对也不是空穴来风。他们的反对也许存在一些偏激之处,但儒家设计确实存在着种种缺陷,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对近代的落后挨打也必须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多东西是否继承,怎么继承都还难以看清。应该说,我们对儒家文化的评价、取舍还是处在一种迟疑,徘徊的阶段,教师节的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这样的历史背景。教育部的含糊,反应的恰恰是我们这一两代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困惑。
从教师节的日期,到传统文化的评价,很难一下子给出肯定的结论。笔者只是想指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教师节的改变与否,也必须放在整个文化走向的棋局中进行通盘的考虑。(庄华毅)
教师节应改,6月6日比9月28日更好
有专家认为,教师节应该改在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据《华夏时报》9月8日)
早在2004年3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李汉秋委员就建议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直到现在,仍然还有人呼吁改教师节,看来9月10日作为教师节,确实有很多不妥。那么教师节应该改一改。但是,改在孔子诞辰日,真的就合适吗?
9月10日固然不合适,但9月28日其实也并不合适。孔子是封建时期的教师我们且不说,9月28日正临近国庆节,国庆长假。各学校正在认真准备国庆节庆祝活动,更是公务繁重,无暇顾及教师节。因为教师的节日无论如何不能与国家的节日相比。更何况,马上就要放长假,这样一来,很容易发生教师节先不过,长假里自己去过的“抽条”现象。看来,这样的安排对于教师节来说更加“危险”。
那么教师节改在哪天好呢?于是,笔者就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找。惊喜地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国第一个教师节始于1932年6月6日,又名“双6节”。那是在1931年5月,由当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先生(博士)第一个倡议发起的。这个教师节虽然未被当时政府批准,未能成行,其影响却不断扩大,连苏区的教师也在这天集合纪念,希望教师有一个自己的节日。
这个6月6日不就是个非常好的日子吗?不但在时间上处于学习的中间稍后,不算太繁忙。而且与6月1日儿童节相隔很近,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可以和儿童节共庆。教师学生本来就是亲密的关系,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庆祝。这样更利于师生关系的促进。
我国最早的教师节就是定在这个日子,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几经更改,但是原因其实都与这个日子本身无关。其实,李汉秋委员提出的孔子诞辰也不是新发明,也是曾经定为过教师节的。现在恢复教师节也完全可以恢复最初的日子。“好马也可以吃回头草”嘛。(红网 孔丙己)
教师节有必要改期吗?
有专家认为,教师节定于9月10日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应该改在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2006年9月8日《华夏时报》)
这是一个严重缺乏新闻要素的新闻。哪个专家,什么时间作出这个建议,读者无从知晓。然而,这又是一个很吓人的专家建议。我想问一句:教师节有改期的必要吗?
先来听听建议改期的专家理由,一是9月10日刚开学,容易侵扰正常的教与学的情绪,二是教师节搞表彰,不是年终,不合时宜;三是教师节没有使用孔子的诞辰日。
一个教师节,能够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多少干扰,不能靠个人的猜测。别的学校不清楚,笔者所在的学校,没有因为教师节停过课。换句话说,当老师的过教师节,没有让学生受影响。9月10日,我刚好有一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全校素质选修课,看到这则新闻后,给教务部门打电话,咨询教师节停课不停课。得到的答复是:学校从来没有教师节放假的规定。可见,说9月10日的教师节影响了教与学,显然有失片面。退一步说,即便将教师节调换到9月28日,也没到国庆节国家统一规定的日期,如果举办庆祝活动,照样不大方便。
至于说教师节搞教学总结和表彰优秀教师,时间上不对头,更是滑稽。我们学校的教师节,一般是每个学院挑选十几名教师代表参加一个小时左右的座谈会。当然,会上是要表彰一批教学单位和个人的。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和年终总结、表彰不相干。专家建议教师节改期可以,但不能以此为借口,剥夺学校总结、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权力吧。再者说,这和教师节推迟到9月28日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放在一起谈论,逻辑混乱,反而让人糊涂了,不知道该专家究竟想表达什么主题。
专家说了这么多,建议教师节改期的真正目的在于用9月28日孔子的诞辰日取代目前的日子。然而,这位专家恰恰忘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迄今为止,学界不仅对孔子的诞辰日期存在争议,就是出生年份究竟是公元前551年还是公元前552年,仍无定论。早在1999年,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推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而不是通常所说的9月28日。(见《文汇报》1999年6月23日)在没有最终定论之前,如果匆匆将教师节推移到9月28日,日后真有孔子诞辰日的定论,并且不幸否定了这个日子,我们的教师节该怎么办,继续改期?
其实,早就有人呼吁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理由也不少。我以为,孔子固然终身以教师为职业,但他的伟大不在于课堂教学,而在于其思想。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是孔子成为圣人的关键所在。当初我们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也许是一种遗憾。但是,既然9月10日这个日子已经约定俗成,何必再去改期。真要调整日期,就不怕弄巧成拙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