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教材课文《我的四季》的几点感想

作者:佚名  时间:2006/9/18 23:21:0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11
  今天听了两位高一的教师上张洁的《我的四季》。这是我第一次听苏教版的新课文。两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那位刚上讲台的小张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得体,教学语言简洁干净利落,准确清晰流畅。是颗好苗子!
  但在听课中还是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其一,对文本的研读不够深入细致。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富有生活哲理的文章,文章本身意蕴深厚,很耐咀嚼品读的。但在课堂上两位老师仅是在学生粗略地读了课文之后,较为细致的梳理了内容。
  甚至连课文后面列举出的句子,都没有引导学生好好地品味。对文本仅做了肤浅的阅读(朗读)和分析。
  我以为,文中富有哲理的引发对人生思考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多读多想,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有位老师,在离下课还有3分钟左右的时间时,为了打发时间,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样的写,我以为不如用这个时间让学生自由的读,记诵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现出语文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本节课得到一定的发展。
  其次,不可忽视语言的积累。文中有很多重要的词语成语,其读音以及正确书写甚至意思的理解都应予以一定的重视。
  其三,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一是起始年级,无论学生在初中是怎样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高中就要培养新的好的习惯。比如说,有的学生在被老师叫起来读课文时,书摊在桌子上,头低得很低,使得声音受到压迫,听的效果就很差。老师应该纠正这些不良习惯,要求他站直拿起课本大声地朗读。又如,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听看,不勤于动笔记写,尤其是在老师强调课文中生僻的字音重要的字形的时候,要提醒“拿起笔来,把音注在书上”。再如,为了教学的方便,要使学生养成给课文标自然段落的习惯,在陈述时能清晰地说出“我最欣赏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中的一句话”,而不至于表达的思路混乱到“第16页第4自然段”(实际是是第16页的第1自然段全文的第4自然段)。
  其四,教师应注意课堂上的细节。如老师在引导学生齐读时自己首先不能读错,“夏日”不能随意地说“夏天”,要求学生准确地朗读,教师就不能有增字漏字错字。教师也要避免说命令性的话语,如“那一句是表现辛勤劳作的?把这一句给我读出来!”
  其五,教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展示个性魅力。如,一位老师导入时引用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在老师朗读这段话时,有个别学生能跟着说上几句的。我想,如果老师能把这段话很有感情或者是深有感触的背诵给学生,对学生的感染效果将会好许多,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