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片语的无穷魅力
作者:昌乐县阿陀镇中学 从月波 时间:2006/9/24 8:22:14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690
对作业的批改,我们以前习惯于用“√”、“×”和等级“甲”、“乙”等来评判正误和划分等级。这种批改方法对判断学生的解题对错,比较学生的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此法比较死板、枯燥、乏味,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且评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这样一来,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作业批改中加上老师的评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作为教师,每天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除了上课、备课等,还要批改上百本作业,若是给每位学生都写大篇幅的评语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而运用符合学生本次作业实际的作业批改评语,既不占用教师太多的时间,又能弥补一般评语的不足。
作业批改评语是错误的天敌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批改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引起学生注意。例如“老师真想表扬你,但是……”、“再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咱们做过的试验,现象是怎样呢?”,根据这些评语的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又如:学生书写不认真时,教师可以用“你如果书写再认真些,作业会更好”等评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作业批改评语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恰当的评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好样的,老师没看错你”、“再细心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等。这种带鼓励色彩的作业批改评语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学生因粗心大意而犯的错误,教师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心,然后再指出不足并提出殷切希望和改正措施,促使学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语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和期待,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并改正不足。
作业批改评语要渗透教师的感情
记得有一天,我来到教室时看到有个学生正在抄作业,我当时没有理会。在批改作业时我在他的作业本写上了“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是不该发生的,我相信你会改的。”下一次作业时我发现他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我一定改,不会让你失望的”,并且把前一次的作业补在了后面。从这以后这位同学的作业书写非常工整且错误及少。这成了一个只有我俩知道的秘密,我相信这一次的评语对这个学生的触动一定会很大。 当然,写作业批改评语时要注意实事求是、语言的简洁明了、自然贴切、富有启发性、并且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等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作业批改评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在作业批改中使用作业批改评语,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价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