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荷塘,灵动在心——解读《荷塘风起》的思想感情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0/16 22:37: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24
  作者因事进出植物园,路过二十年前熟知的荷塘。故地重游,感觉一切都变了,似乎只有荷池未变。不管是眼前阳光下风中动态的荷叶荷花,还是记忆中天雨时灵动的荷景,都让作者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荷池的一切真的没有变化吗?显然不是,然而不变的是他心中的荷塘,是他内心深处远离尘嚣的那一方净土。
  文中第六段,作者看到一个孩子在岸边作画,他勾勒好了眼前荷叶荷花及背景的线条,却在调色板上试着各种色彩,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色彩。他为什么会如此为难呢?是因为绘画讲究色彩和构图的和谐美,然而荷池对岸钢筋水泥的庄严雄伟的历史博物馆,将视线堵塞,远景无法伸展;历史博物馆的红砖绿瓦,及铁质的保险门窗,紧闭的双扉,和池中自然清新的荷叶荷花,也太不相称了。孩子笔下的弥漫着扑面的芬芳,一切婉顺着自然的荷塘世界,显然和人造的色彩和僵硬的线条十分不和谐。因此孩子有了困惑,很难找到恰当的颜色。到底能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呢?
     当植物园四周的车声,越来越像雷鸣,由远而近。五时半下班的车辆奔驰而过,噪音碾压着花叶。偶尔的喇叭,像刺刀穿过树林,插入了宁静的心地。这个时候,那个作画的孩子,似乎已经找到恰当的颜色,正在上色。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什么使它充满自信,用自己满意的色彩,描绘心中的美景?显然是他耳聋于外来的噪音,沉醉在自己选定的世界里。他选定的世界是什么?必然是抛开不和谐的环境,专注于溢满着馨香的荷塘中的荷叶荷花。由此作者发出感慨:植物园和荷塘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后依然长青;因为,那临风旋摇的荷花荷叶,是生长在荷池里,也是生长在爱荷人的心田上的。心中有了一切宁静、一切翠绿的荷塘,不管在怎样嘈杂的环境里,都能够静下心来享受那份自然的灵动和沁人心脾的清香。
  如何面对眼前的世界?怎样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间找到内心的平静?只要心中有美景,就可以远离外界的喧嚣,醉心于自然或艺术的世界,就可以享受心灵的充实和愉悦。相反,在叠居的都市,忙碌于尘世的生活,没有了自我心灵的空间,生命就失去了它本真的色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