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作文习惯

作者:杭州高级中学 杨光  时间:2006/12/4 19:14: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25
  诚然,鄙人也曾为写作一事大伤脑筋,每次动笔创作总是出于被逼无奈,涂上几行醉熏熏的句子便急着交差,鄙人深有体会其绝非易事,现在,虽然鄙人并不是什么大文豪,但似乎鄙人对作文的恐慌有所降低,那是由于鄙人养成了一套有效的写作习惯,希与同龄人分享,仅供探讨。
  写作有一个过程,即从“物”至“意”,再从“意”至“文”,其间要完成一个双重转化,所以鄙人的习惯也是一整套的习惯。
  朋友在写不出作文时常会抱怨没了灵感,因为在艰难的苦思冥想中谁都会期待偶然的那道灵光乍泄,可是真的会那样容易就产生转瞬而逝的灵感吗?其实,灵感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这就需要第一层转化,大家都在世间来回穿梭,看尽了花开花落,人情变故,一些人往往看过就算,不思考、没体会、没有把事物通过大脑的加工和转化,使之难以成为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态度,因此,就难以铭记于心,当然,在写作时也就难有可炊之米。
  一个“秋天”,有人悲,有人喜,悲秋之人,他将秋天萧条的景色,凄凉的生气,转化成了一种悲怆之情,于是一想起秋,这种情感便油然而生;喜秋之人,将菊花的傲霜怒放,将天空的气清万里,将湖水的宁静碧透,将万木的落叶归根,转化成了欣喜之情,写作时,就会有情景不知不觉闪现眼前。
  看到了叶子飘落枝头,去孕育下一个春天的生机,看到了果实累累,承载了春、夏岁月沧桑的锤练,感受到了持重、风华之美,便有人转化出了落叶时更显风华的观点。
  可见,这种转化有各种方式,全凭你的思考、感受、体会。有了精彩的转化,是写作文的很好材料,随时随地仔细洞察环境,洞察生活,对有意义的事绝不一眼而过这便是我第一个写作习惯。
  认真下笔,便是我第二个写作习惯,很多人忽视这第二层转化,他们认为,有了丰富的材料写作就得心应手了。其实不然,没有精心的结构安排,没有很好的条理,没有适当的写作手法,没有精彩的修辞运用,没有准确的遣词造句,再好的立意,再生动的材料,写出来的作文还是会不堪入目,很多优秀笔者常常在创作完后,不厌其烦地修改文章,其实就是为了将第二层转化进行得更完美。可见,优秀的文章,是少不了努力地琢磨第二层的转化。
  写作的这两重转化,就如同生物学上DNA通过MRNA的转录和TRNA的翻译两个过程,缺了任何一个过程,都形成不了蛋白质,所以,在两重转化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让写作更简单更有趣。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小魔鬼 于04-17 11:31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