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虐猫事件说起
作者:史习燕 时间:2006/12/20 17:54:43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751
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珍惜生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从娃娃抓起,社会也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珍惜生命、充满爱心的环境。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景:家长教孩子捕捉蜻蜓,并一片一片地撕去它的翅膀;走进菜市场看到的是鲜血淋淋的活杀鸡鸭的场面,听到的是它们临死前的惨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冷漠了,对残酷的杀戮也慢慢麻木了。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深受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和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相对比较缺乏。教育孩子热爱大自然、珍惜一切生命,珍惜我们生活的土地,善待周围的人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样是我们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现在不少家长一味地强调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考重点、升大学,却往往忽视对孩子进行一些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非智力因素教育。
其实在孩子们眼里,世界原本是那么的和谐,万物是那么的美好。这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向往美好事物的童心,弥足珍贵。而我们有些成人却有意无意在强化考试、升学的地位,强化孩子们之间的竞争,硬是诱导他们去制造“弱肉强食”的生态。这不能不说是对孩子美好心灵的玷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更谈不上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了。如果孩子们长大后用这种态度对待人生,很难说他们不会对一些小的摩擦睚眦必报,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青少年进行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