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五法初探
作者:李滨 时间:2006/12/30 22:24: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06
一、他山之石巧攻玉。格言警句、诗词名言、俗语歌词等由于其语言精粹、众所周知等特点,易给读者亲切感,能创设气氛,感动人心,恰如“他山之石”,可以攻我们作文这块璞玉,使它产生引人细读的光彩。现以诗词名言为例,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以“意气”为话题)满分作文的开头:“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类似的诗词由于众人耳熟能详 ,极具有亲和力 。写坚毅可以用于谦的《石灰吟》、写离别可以用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春天就想到《题西林壁》、写亲情要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爱情别忘了《蒹葭》、《静女》……这样,适时引用有关诗词开篇,亲切感人、意蕴丰富、优美典雅。
二、阳关三叠语惊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之所以传唱至今历久不衰,就是因为它用寒蝉、长亭、骤雨这诸多意象的叠加营造了一个凄切哀婉感人至深的离别场景。记叙文场景描写开头是一种常规写法,它往往能够起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烘云托月的效果,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运用意象迭加手法,将有关中心人、物、事、景、情的中心词语抽取出来,适当组合,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词语的巧妙组合,形成一种孤高旷远的意境和氛围,使语言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弹性和张力。
如06年高考江苏卷《人与路》这个题目有考生这样开头:
“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短短的几句话,把主人公与奶奶之间浓浓的亲情暗示了出来,而且又和下文的几句“路是……你在……我在……”照应了起来,既开了头,同时也为文章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再如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有考生写到:
我想握住你的手当你想要离开我的时候当你想要消逝的刹那握住不放直到永远
沈从文曾对你说过:“我们相爱一生,但一生还是太短。”
而我,只想握住你的手,不想说任何话,因为任何话也概括不了我对你的心。
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我要握住你的手不放吗?
这段文字其语词甚至是标点符号运用的微妙变化生动、精练、细致地刻划出“我”的的思想情绪和态度表达了对诗歌无比诚挚的热爱,换用一般化的概括叙述显然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三、叙述精辟扣人心。这种开头貌似常规写法中的直接叙述法,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必须将语言练到非常简洁、精练,字字珠玑,多一字则嫌长,少一字则嫌短的地步;而且要能综合运用各种技巧使语言含蓄而又丰富,有节奏感、韵律感、耐人品味、扣人心弦。如陆文夫的《围墙》开头:
昨夜一场风雨,出了些许小事: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了。
于寥寥数语的叙述中迅速展示矛盾的焦点、问题的核心,设置情节的悬念。这一开头语言幽默中含着冷峻、平淡中隐着批判、平静中藏着波澜,仔细玩赏,方能辨出这本该是小事、却偏偏被小题大做,下文将围绕围墙的设计和建设发生一些本不该发生、不值得发生的故事。
又如《一斑可窥全豹》(0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的开头:
“我不能够收藏全世界,但我可以收藏它的剪影。”
这个开头紧扣题目,“剪影”恰恰照应了“一斑”这个话题,而且也很有哲理性,意蕴深远。
四、故作高深深感悟。文章开头不妨故作高深。“挖”出一些饱含哲理的语句,饱含哲理的语句以其语言精粹、含蓄深沉、易与读者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相合而激起强烈的共鸣而倍受读者喜爱。最好能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这虽然对临场作文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往往能收到极理想的效果。比如,刘禹锡《陋室铭》的开头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又如吴伯箫《歌声》的开头:“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直接点出歌声与人的关系和意义,一语中的,发人深思。
这种开头,主要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力求有的放矢,要语惊人,文字不宜长,寥寥数语足矣。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使用的“题记”这种方式正是这种方法的一种体现,如06年湖南卷“跑的体验”有考生写出了这样的题记:“翅膀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起来的”。运用了比喻修辞,把生活中的种种欲望比作挂在翅膀上的金钱,恰当的体现了《轻松起跑》的题目的深意。
五、反弹琵琶效果佳。“反弹琵琶”即我们所熟知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核心在于打破常规,从一般现象的反面入手说事写人、表情达意,从而起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掀起波澜,激发读者阅读和思考的效果。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开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既是要“纪念”,怎么又要“将他忘记”?自相矛盾,令人生疑,读者也就非看下去不可。
再如06年福建卷满分作文《拒绝空白》,文章是要求以《留一点空白》为题,但作者却说:“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行文遵循的写作正是逆向思维的成果体现,全文充满一种饱满、积极的人生认识。立意高远,不囿于固势,打破一贯的美学范畴和人生信念,驳斥了中国传统所认为的“应该留点空白”的意识,再加上文字和思路行云流水,旁征博引,有较深厚的素养,成为满分作文也就理所当然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方法,虽然是老生常谈,有些老套,但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经常性地加以练习,在高考考场上自然可以得心应手的使用,必将为我们的高考作文赢得一个漂亮的分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