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摄取作文的材料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2 9:40:1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00
  摄材,通俗地说就是获取材料,积累材料。 
  做米饭必须有米,做衣服必须有布。“米”和“布”就好比是作文的材料。我们解决材料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有了好的材料,作文就写成了一半。”这句话丝毫也不夸张,要想写好作文,摄取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那么,我们怎样去摄取材料呢? 
  一、观察。要想摄取好的材料,首先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积极观察、细心观察、重视观察。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只要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用心去看,用心去听,捕捉生活中的“小镜头”,提高“沙里淘金”的能力,那就随时摄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二、去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摄取材料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就是去生活、去体验,用时间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去摄取写作的材料。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接要求我们去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积极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摄取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最真实的,用这样的材料写出的文章才最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也才最具有说服力 
  三、去阅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以及中外灿烂的文化遗产都是写作的好材料。要想获得这些材料,只有靠阅读。所以同学们要博览全书,读古代的书,读现代的书;读中国的书,读外国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像作家王菊芳那样:事再多也要读书,钱再少也要买书,房再挤也要藏书。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了。”可见,广泛地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材料重要的方法。  
  四、去记录。对摄取的材料要及时记录、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可千万不要像小猴子掰玉米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再掰一个,再丢一个,到了最后什么也没捞着。同学们要建好、用好两个笔记本:一个是读书笔记本,记录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一个是日记本,记录下每天有意义、有价值的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坚持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材料就会越来越多,材料库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就不用再愁“没东西可写”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北海柽柳 于12-03 19:00发表评论: 第1楼
  • 此文乃北海柽柳原创,不知是何人何时发到了网上。此文早已发表在《学习方法报》上,若再不注明出处,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