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六种常见作文病症

作者:佚名  时间:2007/2/3 3:55: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11
      人有了小病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大病。日常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小毛病若不及时纠正,也会成为作文的桎梏。多年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六种毛病是同学们容易出现并急需改正的,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思想不“纯”
      有些同学在日常写作中,养成了发牢骚的习惯,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不注意原则性和思想性。高考中有些同学就因为这毛病吃了亏。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如果在高考中出现有思想问题的作文,就不可能得高分。若有严重的思想问题,不但导致作文判0分,还有可能导致整个语文试卷被判0分。如2001年有一篇题为《诚信不如健康》的高考作文这样写到:“人一生要求不大,一不要得病,二不要坐牢,对于其它都无所谓。”“诚信当初是很受欢迎的,但到现在人们都在给自己找一个好工作,健康的身体。因此,与其说拥有诚信更为重要,倒不如说拥有健康更为实在。”像这样的作文,既反映考生审题上的粗疏,更反映出认识上的偏颇、是非界限的混淆,得分当然就不会高了。因此,平时就要澄清糊涂认识,努力提高判断是非、识别正误的能力,增强作文的原则性和思想性。
      二、 开口过大
      分析高考作文趋势,今后一段时期仍会以话题作文为主。话题作文是一种很宽泛的作文题,其写作内容及其文体的选择是非常广泛的。正因为如此,有些考生反而无从下手。在2001年高考作文中发现,有的考生在文章中既谈什么是“诚信”,还编造“诚信”的来历,还宣讲“诚信”的意义作用,文字一大堆,读来索然寡味。所以,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要养成从小口子切入的习惯,千万不要“漫山遍野”,泛泛而谈。要善于以小见大,把问题谈深谈透。
      三、 题目不妙
      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一个好题目往往会给阅卷者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带着一个好的印象阅卷,给的分数肯定比带着一个不好的印象阅卷要高。例如,同样是以“尊重”为话题写作,有个同学的题目是《浅谈尊重》,另一个同学的题目是《尊重,我们仍然在仰望》,后者显然要比前者胜出一筹。因此,平时要养成拟一个恰切的、吸引人的题目的好习惯。
      四、入题不快
      作为考场作文,需充分考虑到阅卷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因此一般不要写太朦胧的文章。尤其是文章开头,最好要体现出主旨,至少要接近主旨。不要罗嗦了半天,还让阅卷者看不出你要写什么。比如,有一篇以“体谅别人的难处”为话题的作文,有个学生是这样开的头:“所谓‘学海无涯’,知识就像那宇宙一样无边无际,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知识的世界中,每天都与知识打交道。21世纪,充满竞争与挑战,若要不被历史淘汰,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这个100多字的开头,开得太宽泛,没有迅速入题。这样就给阅卷者一个漫无边际的印象,就影响了阅卷者积极的阅卷心态。一般情况下,阅卷者看到一个精彩的开头,心情就会为之一振,在阅卷过程中就容易将注意力放在找文中的优点上,从而有利于分数的提高。
      五、缺少亮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写作的发展等级仍为10分,仍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但表述上修正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平时作文中,有些同学的作文总是发展等级上不去,就是因为文中没有亮点。具体说来,什么是作文中的亮点呢?请注意,生动形象的描写、幽默机智的语言、鲜活感人的材料、绚丽奇妙的想象、发人深省的议论等都是作文的亮点。阅卷者读完你的文章后,或受感动,或受启迪,怎忍心给打个低分呢?因此,平时要多读书、多记录,要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多背诵一些唐诗宋词,还要培养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多管齐下,以增加作文的亮点。
      六、磨蹭拖沓
      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按照常规安排答题时间,应保证作文在60分钟左右完成。因此,平常要培养在60分钟左右写成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的习惯,若平时总是磨磨蹭蹭,一两天,甚至三五天才写成一篇作文,那么,到了考场上,就很难在更加紧张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语文知识试题,又要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而平时不少同学在作文训练课上紧张不起来,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因此,平时要有限时作文的概念,尤其是到了高三,限时作文训练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魔法小鬼 于02-05 21:13发表评论: 第2楼
  • 写的妙到好处
    这真的是咱们学生的问题呀
  • 魔法小鬼 于02-05 21:13发表评论: 第1楼
  • 写的妙到好处
    这真的是咱们学生的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