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面试考题巧应对
作者:晨 曦 时间:2007/3/25 9:53: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52
多数人一看到这个问题,心里一定想着:“又来了,老一套。”只可惜这个寻常的问题,大多数应征者也都答得很普通,很少有人能抓住题目的精神或者看穿面谈者的心意,一语道破重点。
其实,这道题更详细的问法是:“谈谈你想让我知道的你”、“谈谈你认为最精彩的你”、“谈谈和别人不一样的你”……因此,你如果像写自传般从头做个自我介绍或是背诵一遍履历表也可以,但就不够精彩,无法引人入胜。如果你在面试时真的遇到这道题,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为你提供了“自我推销”的良机。要特别强调的是,你在推销自己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对方公司(或这份工作)需要的能力、特质吗?这样的经验是对方现阶段需要的吗?如果“是”,你的推销才有意思,才能说到别人心坎儿里,否则你介绍得再卖力,也很难引起对方的共鸣。
特别提醒:如果你应征的公司十分坚持人员的素质,或者面谈者有意在面试一开始时先给你来个下马威、试试你的临场反应,则他可能会在你一坐定后就说:“Tell me about yourself。”不用怀疑,请立刻转换成英语来回答问题。
提问2:为什么要离开目前的工作?
这是面谈者相当关切的问题,因为他最先想要理清的就是你的离职究竟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客观因素就比如公司搬迁至一个相当远的地方、原定项目因为资金来源不足而被迫终止、部门重新改组缩编等,基本上属于外在环境、不可抗拒、非关个人能力的因素。而主观因素当然就是与应征者直接关联的原因,比方说工作上难以与主管达成共识、工作内容与原先所谈的有很大出入、升迁管道不畅通、觉得工作缺乏挑战性等。主观因素通常会关系到应征者的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及领导能力,因此面谈者一定会深入探究,除非你的解释能让他心中的疑团一一解开、疑虑一一消除,否则被对方录取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了。
如果你的离职原因确实是由于人事纷争,在陈述时也要注意措词,最好将“人”的因素轻描淡写地带过,尤其不要批评过去的主管、同事,予人器量狭小、人际关系不佳的感觉,对你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如果能将重点放在个人对于工作生涯的规划及自我寻求突破,会比较妥当。
特别提醒:回答不要与应聘公司的现状有所抵触,比如说:“我觉得个人在中阶主管方面的历练已足够,希望能寻求更宽广的发挥空间”,但如果对方公司同样也没有高阶主管的空缺,听到你这番话后,就可能解读成——即使录用你,你也只是当作暂时的栖身之处。
提问3:你找工作时最在乎的是什么?
如果面谈者认为从你的离职原因中并没有获得相当具有信服力的回答,会继续试着从另一个方向继续寻找答案。另一方面,由你的回答中,面谈者也可借以判断你的想法、所追求的理想和工作的接触面、公司发展现况及企业理念各方面的契合程度如何。
比如你表示:“我对于工作非常投入,绝对是老板可以信赖的左右手,但我希望我的辛勤工作与付出能得到成正比的报酬。”面谈者听到这里,便会推想你可能没能争取到预期的加薪,他会追问:“那你的期望待遇是……”因为如果你期望的数字不在公司考虑提供的范围内,而你对于待遇的要求又很坚持,那么面谈者很快就可以判断双方缺乏再继续谈下去的基础,可以将面试提前结束了。
特别提醒:要避免在面试时陷入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窘境,当然要事前决定好面试时的策略——诚实但要加强表达的技巧;事前预先设想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及的问题,并且加强自我练习,都能让你回答问题时充满机智的风采。
提问4:为什么想加入我们的公司?
面谈者想要由此了解你事前的准备功夫下得有多深。如果应征者很在意这个工作机会,很认真地想要进入这家公司服务,自然会主动地搜集各种资料,倒未必是为了面谈者提出这道问题时能成竹在胸。应征者愿意多花时间搜集情报,绝对是为了慎选,宁可事前谨慎地选择公司(工作),而不要等到就职后才猛然惊觉种种的不合适,率而离职。
因此,事前下功夫与否的求职者所呈现出来的绝对不仅是面试时表现90分或70分的差别;有经验的面谈者可由此掌握到不少无形的信息——应征者任事的态度、负责的程度其实都隐藏于答案中。
特别提醒:回答时尽可能地由对方的观点和立场来思考,也就是说,你的加入可以带给对方哪些新气象、新观念等。这些当然不是信口开河,需要依据搜集到的情报资料,因此最好能辅以一些具体的行为步骤,这样,面谈者必然能感受到你应征的诚意。
提问5:你希望由下一份工作中获得什么?
回答时越具体越好,在前一份工作中,你觉得有什么样的欠缺与不足?你在回答“离职原因”时做了类似的陈述吗?你所寻求的挑战与成就感,能够从正在面试的这项职务中获取吗?这不仅是你自己要自问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方关切的问题。因为如果你的期待与对方目前的现况有落差,可能双方都要慎重思考,否则就算一时可以用削足适履的方式来解决,但长期的配合必然会因勉强而痛苦。
特别提醒:对于势在必得的求职者,可针对这项职务的特别之处(当然有赖事前认真地搜集情报)尽情发挥,对方一听“速配指数”那么高,也可加强面谈者录取的信心。
提问6:如果有机会录用新人,哪些条件是你最为重视的?
通过应征者的回答,足以反映出应征者的工作价值观,面谈者也会观察:应征者是否亦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坚持是否源于严格的自我要求?抑或是因为本身有所欠缺而希望部属能够发挥互补的效应?
特别提醒:通常主管挑选人员时,会强调一些他个人十分注重的条件,并且认定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无法胜任工作。
提问7:对工作态度和表现未达理想的部属,你会如何处理?
面谈者想知道的其实是你的管理技巧如何,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工作小组中存在表现未尽理想的人员,这几乎是管理者都曾面临过的问题,你可以以过去的实例坦诚相告。
特别提醒:面谈者会同时评估你的管理风格与目前的公司文化或部门气氛是否兼容。比方说:原本作风开明、意见可自由交流的工作气氛空降一位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型的主管,会不会因而造成现有人员的大量流失?这也是面谈者所要评量的。
提问8:工作方面,你认为哪些技巧可以再加强?
这是面谈者用很委婉的方式问你的缺点,对方其实想了解你的自我省察功夫。你看得到自己的缺失吗?还是总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而从来未曾认真考虑过自己是否也有再成长进步的空间?这些待加强之处,不论是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是沟通协调等处事技巧,都并非重点所在,重要的是你在发现问题后,接着采取了哪些行动?有没有积极地去改善?
特别提醒:你的回答必须要显示:你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你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更有行动力。
提问9:如果接掌这个职务,你认为当务之急是改善哪方面?
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面谈者希望就此过滤掉持着“反正到处谈谈”这类心态的应征者。因此,如果你希望对方感受到你是非常认真的应征者,最好能把握面试时的各种机会,充分表达你对于这家公司、公司的产品、所属产业甚至与竞争对手的消长优劣等各方面的了解与研究。
特别提醒: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你是否具备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能力?对方由你建议需改善的项目以及针对改善过程中必须先考虑、先克服的问题,能够获得许多作为判断的依据。
提问10: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这是个展现你自己的绝好机会,你可一定别回答“我想不出任何问题”、“没有问题”,这样你可能会让面谈者觉得“这个人大概对这份工作没有太大兴趣”。你可以提出的问题最常关切的重点是:这项工作的理想人选应该具备的条件?这项工作包括哪些具体的工作内容?……如:“我日后的直属主管是谁?他的管理风格如何?”“如果我能获得这份工作,首先将被期待达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您认为贵公司之所以异于其他同行,最珍贵之处在于哪里?”“目前所使用的专业软件系统为何?”“在考虑个人合适与否时,您会建议我要注意哪些方面?”……
特别提醒:你希望对方感受出你的积极进取、你强烈想争取工作的决心,你提出的问题应该与以下的主题相关:传达出争取工作的决心、帮助自己做合适性判断、理清任何待了解的部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