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走出“考试焦虑综合症”的阴影
作者:不详 时间:2007/4/7 9:04:0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66
进入高中,学习压力增大,紧张的学习和频繁的考试让有些同学变得抑郁,烦躁,对自己丧失信心,整天困扰在考试失败的臆想中不可自拔,这就是所谓的“考试焦虑症”,它严重影响着大家的学习。高考日渐逼近,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不良情绪呢?
专家支招
对这种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长期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一定要找准病因,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把注意力从不良心境中引开,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能做得很好”等。另外,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也可减轻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身边的故事
姓名:一兰(化名)
性别:女
班级:高三某班
中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响起“笃笃”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个女孩站在门口,双手交叉搓揉,问:“你是李政老师吗?”我点头,知道又碰上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把她让进门,让她坐下,并倒上一杯水。
我微笑地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她端着水,眼睛盯着杯子,良久,才慢慢地说:“我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高考只有二个多月了,压力很大。”
“你能描述一下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景吗?”
“我很想看书,但注意力集中不到书上,头脑中整天想着考试,即使身边一点细微的声音。都会使我分心,然后想到父母,想到考试,想到万一考不上,将如何对不起父母,有时想着想着就想哭。做作业也是,做着做着在做什么都不知道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着哭了起来。
我没有制止她,知道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综合症,哭有助于缓解压抑。只有让她情绪缓解后,帮助她理清思绪,重建认识结构,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数分钟后,她终于停止哭泣,我和她进行了以下一段对话:
“轻松一些了吗?”
“轻松一些了,但我很茫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让我们来理一理,你的学习成绩情况你能描述一下吗?”
“在班上大约三十名左右,在年级大约七百名左右。”
“你的理想。”
“中国农业大学。”她又疑惑着补了一句,“现在这样肯定考不上。”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基本矛盾,以她的成绩,在本校考上西南农大一类的学校是没有问题的,但她的理想偏偏是中国农大。
“你对考上大学怎么看?”
“考上重点就是好的出路,考不上好大学就无法找到工作……”
“大学是终点吗?”
她思索了一会儿,笑了,说:“我明白了。如果上不了,今后还可以考研究生,还可以在大学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写《尘埃落定》的阿来是康定师专的,写《太平公主》的是内江师专的,容中尔甲是阿坝师专的……还有你们熟悉的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有读完……”
她不停地点头,若有所思,看来有些启发。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到自己的坐标,我给她谈了一个康定师专专科毕业生通过奋斗调入我们县中的故事,说明立足现实,自强不息的重要。
“你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很不满意,现在我们来理一理,你都想了些什么?”
“考不上大学没出息,对不起父母,父母很辛苦,省吃俭用供我读书。今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觉得现在想有意义吗?你就认定自己考不上大学了吗?”
她哭了,这是第二次哭,看来轻松了不少。
“从你的谈话中,好象你对周围的环境很不满意’”
“是,总感觉太吵,有时一点点声音都让我烦乱,总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你怎么这样烦?”
“作业太多,做物理,想到化学,还有英语,有人在身边即使很小声音,也要分神,感觉高考越来越近了,就特别郁闷。”
“你是不是对作业总是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是。”
“也就是说你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目标性,你有制定学习计划吗?”
“没有”,她点点头。
“缺乏目标性,将使你的学习没有成就感,其实高三后期复习尤其要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对自己的弱科或各科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这样学习才在效率。只跟随老师步伐走,对自己熟悉的知识进行重复训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有时总感觉不完成作业是对不起老师。”她笑了,很不好意思。
“那你明白该怎样做了吗?”
她点点头“分析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自己学习更有目的性。”
接着,我叫她分析自己的试卷和日常练习,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强的计划,提高效率,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冲刺复习。
谈话结束,她抬起头,感激地说:“谢谢你,老师,我觉得我知道了该怎么做。”
我说:“心理的问题只有自己能够真正解决,相信你能做好。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她没有再来找我,四月中旬,在校干道再碰到她,梳着跳跃的马尾辫,我关心地问:“一兰,现在感觉怎么样?”她向我调皮地一笑,握着拳头向我晃:“李老师,我觉得我很有力量。”
【点滴思索】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考试焦虑综合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升学压力、负罪感、缺乏科学学习方法等,这些问题缠绕在一起,不能理清头绪,造成认知混乱,引发情绪波动。只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根源,就很容易战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