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种阅历

作者:王金  时间:2007/4/9 16:20:3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77
      2003年的六月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痛楚。题目前所未有的难,就像s说的,他曾认真看过每一个从考场中走出的人的表情,却没有一个人脸上挂着笑容。我们便在师兄师姐这样沉重的面容中迈进高三的大门,几多豪情几多悲壮。 
  高三楼在夕阳里安静地卧着。印象中那栋小破楼总是光线灰暗气氛沉闷,桌子上堆积如山的书触目惊心。 
  想起高二的时候,刚教完毕业班的英语老师看着我们一张张清澈明朗的面孔轻轻微笑。她说,你们比高三生要年轻好多啊。 
  我开始想像高考后的自己,一张17岁的面庞,眼神中却满是历尽世事的疲惫与沧桑。我甚至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孩子在高三的阴霾下光华渐失,我是该由衷地欣慰还是无奈地心碎? 
  高三。究竟是什么模样。 
  老崔,我们可爱的班主任,总是在讲台上一脸忧虑地告诫我们,抓紧吧,都高三的人了。 
  有时候我们就是这么不懂事,会觉得高考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继续在不喜欢的课上看小说,在自习课上睡大觉,然后面对着愁云惨淡的成绩单目瞪口呆沉默无言。 
  努力吧努力吧。于是我们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看着周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想玩都觉得良心不安。 
  2003年9月。夏日灼热的气息渐渐褪去,秋天的清凉稍稍安抚了我们浮躁的心。但一切并没有丝毫轻松的迹象,一天十三节课,单调冗长的日子里我渐渐疲乏力不从心。 
  学校离家很近,骑单车只要五分钟的时间。我喜欢在单车上听着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喜欢在拥挤的人群中探寻一条顺畅的路途。也只有在那时我觉得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快乐着,不必去想那些没完没了的习题试卷。可是学校对时间的硬性规定粉碎了我的甜蜜幻想,就像牛郎织女间那道隔断天涯的银河。 
  后来我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家里的过客,一天24小时我只有9小时可以在家里度过,而其中又有6小时被用来睡觉。这让我对自己充满怜悯却又无可奈何。 
  好在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很快我发现在学校吃饭也可以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我们相互约定买不同口味的饭带回教室,用废旧的课桌做饭桌把饭盒拆了当盘子,一群人围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直到老崔愤怒的脸出现在玻璃窗上我们才手忙脚乱地收拾残局,嘴里还嚷着“兄弟们,明天聚餐继续……” 
  那么一种温情和感动,我一直一直都会记得。 
  可是中秋那夜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家吃团圆饭——虽然这意味着我将逃掉第一节的课——妈妈用丰盛的美食狠狠地犒劳了我审美疲劳的胃。我突然多少有点自恋地意识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接下来的四年我都不能在家过中秋了,这个想法稍稍缓和了我旷课的内疚心理,可接下来我又悲哀地想?熏未来?熏能有几个人说得清呢。 
  吃完饭我带了很多月饼回学校,把它们切成小块分给每一个朋友。看着他们的笑容我心里真的是满足而快乐着。下课的时候瓶子从四班跑过来叫我,咱们去操场上看月亮吧。 
  瓶子是个大大咧咧有着明媚笑容的女孩子,我们每天晚上一起回家,在路上大声地说着彼此遇到的开心事笑得直不起腰。那个晚上我和瓶子慵懒得像章鱼般躺在操场的草坪上,吃着有些甜腻的月饼看着远处亮而圆的月,心里从未有过的平静。夜里的风清凉美好。我闭着眼睛轻轻地说就这样一直下去吧,我不想再回去做那些无边无际的试卷了。然后我听到瓶子的声音,我也是。 
  那一刻我发现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厌倦这种生活,一样的渴望逃离。我们嬉笑着闹成一团,那些笑声穿越云朵之后悄然弥散。 
  可是那个鬼魅般的上课铃还是召唤着我们磨磨蹭蹭地爬起,带着满身的草屑回教室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乖孩子。 
  再后来我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老崔严厉的批评,我很听话地表示,这是最后一次以后绝不会再犯了。是啊是啊这不过是我静如止水的高三生活里一丝微漾的波澜,波澜过后一切的一切依旧阒然无声。 
  2004年。新年的喜庆并没有持续多久,相反,逐渐迫近的高考让人紧张不安,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弥散到每个角落。 
  我们依然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每天努力听课做大量笔记K掉N张琳琅满目的卷子,比如启天比如海淀比如黄冈。而黄冈的难度是万王之王,那些鬼斧神工匪夷所思的题目总是让我捉襟见肘,每做完一份我就感觉自己的信心被消磨大半。 
  丘丘有点咬牙切齿地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到黄冈中学去遛一圈,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生活的。我想像我们一样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一天十三节课轮番轰炸的地方还有几处。可是校方也是无奈之举,山东每年的高考分数都高得令人咋舌,而我们也只有全力拼上。就像一只海绵被强迫吸进太多水分,那种无奈和辛酸难以言喻。 
  很快便是二月了。那个浪漫的节日让生活或多或少的有了些粉红色的味道。 
  那个时候校广播站是一些高一高二的孩子,他们在那天别有深意地放《爱情诺曼底》、《单身情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们一边听一边高深莫测地笑,互相打趣地问有没有收到什么礼物呀? 
  没有玫瑰花,没有巧克力。这本是个不属于我们的节日不是吗。在高三,爱情和理想一样缥缈得无法触摸。 
  教室的西边有一个窗户,做题做得郁闷了我便常常站在窗边静静地看,看到出神。楼下来来往往的是很多表情索然的面孔,远处操场上有踢球的快乐身影。有时候加菲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身后大喊一声,我被吓得灵魂出窍直怪他走路怎么没有声音。 
  加菲是我的死党,很讲义气的男孩子,笑起来的样子让人看了很安心。我和加菲是无话不谈的,从不尽如人意的分数一直说到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感情。我知道加菲喜欢艳儿。很认真很深沉地喜欢着。 
  一个是我的死党,一个是我的好友,于是我得以目睹了他们所有的幸福与疼痛。我知道加菲心里一直希望能够在高考后和艳儿双宿双飞,可是他知道有些结果不是他所能够控制的,未来,变幻莫测。 
  我说加菲你不要担心好吗,你要相信你们一定会幸福的。加菲笑笑,却轻轻地叹息,但愿。然后他沉默地望着窗外苍蓝的天空,我看到加菲的眼神里满是落寞。 
  三月。一个冬天就这样过去了,空气中渐渐有了温暖的气息。 
  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春暖花开的季节,怎么可能下雪?然而事实是,那场雪,我在高三所经历的最后一场雪,从灰色的天空中悄无声息地落下来,无比动人。 
  我仍记得在雪地里嬉闹的我们,小小,超超,豆浆,小刘,常,阿朝……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的快乐。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高三生都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而我们,这些疲倦的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地快活着,愉快地享受上天的馈赠,每个人都是满身的雪和满心的欢喜,毕竟,在高三这样的机会真的,很少。 
  离高考还有整整一百天的时候我们曾半开玩笑地说,搞一个“百日”庆祝活动吧。可那终究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与此同时我们在高考沉重的脚步声中听到了离别的号角。超超在纸条上写?熏我们真的走到了离别的边缘了。捏着纸条我心里空荡荡地难过。同学录开始心照不宣地流行起来,这让我们苍白的生活多了一丝亮丽的颜色。我牺牲掉很多自习的时间去涂抹那一张张精致的纸片,想着这一别之后我们会有多少人从此不再相见。 
  除此之外互赠相片也成为一种风尚,这让附近很多照相馆的老板乐弯了腰。但是面对好友们的索求我轻轻地拒绝,我只是不想让那个眼神疲惫表情沧桑的我成为他们记忆中的曾经。 
  然而这一切让老崔如临大敌,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不可以搞这种没有意义的东西。可是当班里最用功的孩子将他的照片一一散发的时候我忍不住微笑,我知道我们生活的重心除了学习还有一个,就是情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