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3
- 资源简介:
约4880字。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写景散文。或优美,或雄壮,或空灵,或清新,均显造化之妙。所选择的五首唐诗,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自然风光,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如郦道元的《三峡》生动地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上秀丽的山水景物;《唐诗五首》中五首诗的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值得认真品味。
驱动任务:
2024年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创新不断,热度日升。即将迎来中秋、国庆等假期,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你,特别想去看看南方山清水秀的景观。请结合本单元文章内容,在各位导游(作者)的帮助下,制作一份完整的旅游攻略。
攻略要求:1.旅行线路图(可寻求地理老师帮助)
2.景点推荐及理由(任意两个)
3.景点明信片创作(与2不同的任意两个)
教学内容:旅游项目四《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积累“念”“遂”“相与”“盖”“但”等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品读和揣摩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领悟其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1.积累“念”“遂”“相与”“盖”“但”等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难点:
3.品读和揣摩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领悟其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
二、 教学导入:
自古以来,许多人都仰望过夜空那美丽、皎洁的月亮,欣赏它那充满魅力的脸庞。可是,不同的人,欣赏它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有的快乐,有的忧伤;有的欣喜,有的失落……今天,我们就随着苏轼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承天寺那美丽的月色,品品他当时的心情吧!
二、教学过程
【资料补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集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背景链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有职无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