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同步练习10
- 资源简介:
约5580字。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划横线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其二》)(反问)
B.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比喻)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比兴)
D.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寓情于景)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不愿哀声叹气,只能借寥寥数语排遣忧怀,徘徊不前,这种如梗(ɡěnɡ)在喉的哀痛,使《拟行路难》一诗更显俯仰低回,含蓄蕴藉(jiè)。
B.赤着膊、瘦伶(līnɡ)仃的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我是虫豸(zhì)”,还是给碰了五六个响头,遭了瘟般地回到了土谷词。
C.端午日,茶峒的小孩额角上都用雄黄蘸(zhàn)酒画了“王”字,翠翠坐在门口用粽(zònɡ)叶编蚱艋、蜈蚣玩,听到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不禁想起了二老傩送。
D.《种树郭橐驼传》寓意深刻,因事明理,针砭(biān)时弊,作者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将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zhù)”的创作态度。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的两句是:“ , 。”
(2)在《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历史的一句是:“ , 。”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吐出真情:面对社会黑暗、人间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 , ”两句隐约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江海之上,心却想自己能如吕尚、伊尹一样为国所用的心态。
(2)韩愈的《师说》中,“ , ”明确了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三、小阅读-课内
5.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的《拟行路难》开篇以“泻水”起兴,托物寓意,以水流势取决于地势的自然现象,暗示了当时人的境遇取决于门第的社会现实。
B.杜甫的《客至》开篇描绘了浣花溪草堂春水绕舍,常伴群鸥的周边环境,构建出“无人至”的意境,同时也为后文的客人将至做了铺垫。
C.黄庭坚的《登快阁》写在晚晴之际诗人登阁游赏,看似寻常,却在开篇自称了却官事的痴儿,使得诗作带上了一些自嘲与兀傲之气。
D.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颈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正是诗人在多年不得重用突然被召见至临安后,内心舒畅自如的具体体现。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