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22
- 资源简介:
约6150字。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B.他引述孔子之语,把“天圆地方”说成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地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则属于“方”,安谧静止。
C.蔡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宣夜说的处境:“宣夜之学,绝无师法。(《晋书•天文志》)”宣夜说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D.文中提到的“辰极”,指的是北极星;“七曜”,指的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星在天空的运行,看上去很不规范。
二、小阅读-课内
2.课文《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介绍了哪几种天文学说?优缺点是怎样的?
3.下列对《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很早就已经形成了,在盖天说之前,已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天圆地方说”,一种是“宣夜说”。
B.盖天说是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理论学说,它找到了适合其模型的数学方法,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满足社会需求。
C.“浑盖之争”促成了一些重要成果的出现,如《太初历》的制订,“勾股定理”的形成,唐代的天文大地的测量等等。
D.像“浑盖之争”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浑盖之争”具体指什么?
三、语言表达
5.学校电子图书馆“科学史文章”栏目将选编《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该文的内容摘要。小松提交的稿件中有一处不符合摘要要求,请选出这一项并说明理由。
【甲】为了更多的读者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乙】本文以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各学说的出现时间为线索,梳理这场论争的经过,分析了论争的影响、意义、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科学原则,【丙】“浑盖”之争的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证。【丁】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选项【 】理由: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