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练习13
- 资源简介:
约27360字。
10.《老人与海(节选)》练习
一、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孤舟深入远离海岸的无人海域,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猎获了梦寐以求的目标——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返程中成批的鲨鱼轮番来袭,虽然老人每次都进行了顽强的对抗,但大马林鱼还是只剩了那副“从鼻子到尾巴足有十八英尺长”的骨架。然而,此时的老人却感到非常轻松、轻快,并大声说“没有什么把我打垮”。
圣地亚哥的出海经历与感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或思考?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现在,许多人把熬夜当成了习惯,越是夜深时刻,思想越是活跃。如果我们如同马孔多小镇的人们一样患上“失眠症”,你有什么想法?请用文字写出内心所想。(100字左右)
二、文言小题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三、小阅读
4.“天知道最后那条鲨鱼咬掉了多少鱼肉,”他说,“不过小船现在轻多了。”他不愿去想残缺不全的鱼肚子。他知道,鲨鱼每次猛撞上去,都会撕去一块肉,而且大鱼在海里给所有的鲨鱼留下了一道有公路那么宽的踪迹。
这条鱼可以够一个人过整整一冬,他想。别想这个啦。还是歇息歇息,让手好起来,保住剩下的鱼肉吧。和水里的血腥味比起来,我手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再说,手也不怎么流血了。手割破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
我现在能想点儿什么呢?他暗自琢磨。没什么可想的。我什么也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