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同步练习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10 14:50: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60字。

  《五石之瓠》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给予,赠送。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买。
  C.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同“悦”,取悦。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2.下面对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十二章的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重点呈现了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B.《大学之道》选自《礼记•大学》,论说了作者朱熹的“三纲”“八目”的思想体系,强调“修身为本”,认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论据生动,论证充分。
  D.在《五石之瓠》中,庄子超越世俗经验的束缚,通过寓言说理,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五石之瓠》中,惠子拘泥于大葫芦的日常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最后他批评惠子说:                            。
  (2)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学生问孟子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自信地回答:“                        。”
  (3)较之现代人,古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人生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初高中教材所学的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如“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为“             ”和“             ”。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学《诗》,因为学《诗》很重要,其中提到团结群众,讽刺时政作用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他认为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5)《大学之道》中,治国的前提条件是“          ”,而修身的前提条件则是“          ”。
  (6)《大学之道》提出了格物、致知等八个条目,“             ,             ”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7)《<老子>四章》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             ,             ”。
  (8)《<老子>四章》中对自我夸耀之人不认可并指出其弊端的两句是“             ,             ”。
  (9)《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          ”,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五石之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