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650字。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反对本本主义
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曾尖锐地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想问题、办事情不从中国特点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更不从中国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习惯于从主观愿望出发,拿着一些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西方的“洋教条”、外来的所谓“案例”,只会“瞎说一气”或“瞎指挥”,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找不着方向、站不稳根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陷入“动摇犹豫”,失去定力;他们所奉行的“本本”也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在实践中坠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所以,只要调查该问题,就对该问题有发言权。
B.《反对本本主义》在分析“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时指出了调查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途径。
C.《反对本本主义》阐释了“唯上”的落后心理和做法的实质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
D.“在实践中坠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指的是没有正确指导的盲目行动将面临危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讲到群众路线时,毛泽东同志批评了一些干部一到任就宣布政见、纯主观地“瞎说一顿”的做法,号召大家“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B.“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指的是调查的本质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C.“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运用比喻论证,生动阐释了调查研究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必需的过程,充分的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D.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反对本本主义》观点的有益补充。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项是(3分)( )
A.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B.《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C.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D.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一节的论证思路。(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四个月前,在小镇赛马场,我制造了一次离奇而悲伤的死亡。
那天,我坐在观众席上,顶着酷日,混入人群中,兴高采烈地等着一场马术表演。我夸张地嗷嗷叫,因为我想让周围的人发现我内心的秘密——那匹浑身黑缎子似的马其实就是我出售给马术表演队的。它在三四岁时被我调教过,一个脾气温顺而总将头颅高高挺起的骏马。我很少到小镇里去。那一次去其实就是想去看看它。它在我身边时,我给它取的名字叫“哈日-巴特尔”。毋庸置疑,它是一匹难得的良马。曾多次,我躺在它脊背上,像是躺在一峰山坡上,眺望星空。这点我可没有撒谎。为了不让我滑下它的脊背,它走路时几乎不晃动腰背,虽然它深知扭动腰背会让它舒服。也许你会问我,既然这么好,为何当初还将它出售给马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