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25
- 资源简介:
约6380字。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小人喻于利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敏于事而慎于行 敏:勤勉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一个字为一言
③天下归仁焉 归:归属,归依
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安逸
⑤迩之事父 迩:近
⑥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
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
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A.①⑤ B.②⑦ C.③⑥ D.④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5.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 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八家合种公田,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