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同步练习40
- 资源简介:
约9410字。
10.《老人与海(节选)》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B.《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善待海洋,和平相处。
C.老人之所以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走得太远,二是孤军奋战。
D.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即使他是一个捕鱼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______________。
①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小水滴之中
②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
③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④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⑤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
A.③①⑤②④ B.①④⑤③②
C.①②③⑤④ D.③①②⑤④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是人们为了解读《离骚》而强加上的普遍都能理解的主题。
B.西方艺术作品主题思想和结论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理解,更接近伟大作品本身。
C.黑格尔论述了《伽利略传》和《老人与海》中的两难,认为其是文学典范的必备条件。
D.拐杖和两难调解方案,都是人们基于世俗心里做出的封闭解读,远离了作品伟大之处。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人们对好作品的标准普遍存在着认知偏差,容易影响对伟大作品的判断。
B.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对胜利与失败无果而终的论辩,都是因为双方论据势均力敌。
C.“万丈深渊”指的是两难结构,批评家自身无法理解,他们提出的调解方案依然是“伪解决状态”。
D.伟大作品的创作最忌开宗明义、洞察一切,而应把作者与观众一起带入作品中,去主题化、结论化。
5.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两难的一项是( )
A.妙玉内心善良,作为出家人她以慈悲为怀。她非常瞧不起身份低微的刘姥姥。
B.史湘云在群芳射覆游戏中私传谜底给香菱,被当场拿获。对待主仆不分厚薄。
C.薛宝钗出手相救使香菱避免沦落薛蟠之手。她明知金钏死因却说她贪玩,失足落水。
D.王熙凤精明能干,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心狠手辣“反误了卿卿性命”。
6.请依据《老人与海》课文节选部分分别阐述老人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理由。
7.材料第⑧段认为“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请用第③段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老头儿看见它的嘴大张着,看见它那双奇异的眼睛,它咬住鱼尾巴上面一点的地方,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地响。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它的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