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9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1 16:2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750字。

  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客观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体现在思想感情上,也体现在艺术形象上,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典型的诗人,他的“斗酒诗百篇”的那些豪迈的乐府篇章正是出现在盛唐时代的创作高潮中。整个盛唐气象歌唱的是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人民所喜爱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在性格上更为平易开朗。这样一个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横江词》:“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在风浪的险恶中,却写出了如此壮观的局面,这与《蜀道难》的惊心动魄,乃同为时代雄伟的歌声。而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暮,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甚深厚、朗爽、典型形象,也正是最饱满有力的歌声。至如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植根于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成长的。
  材料二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边塞题材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其所以特别引人瞩目,就因为它仿佛是只属于盛唐的一个题材;盛唐之前颇少见,盛唐之后乃几成为绝响,而盛唐时代却恰恰是边塞上相对平静的时期,边塞诗因此主要的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唐代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击溃东突厥,贞观九年又大破吐谷浑之后,边塞的形势基本上稳定下来,到开元年间就更为缓和。而一百年间唐代社会蓬勃发展,国势不断走向鼎盛的高峰,边防上的威望也与日俱增,实际上完全掌握了和平的主动权,边塞诗就正是在这样条件下的产物。安史之乱后,边防的和平已如明日黄花,边塞诗也就随着盛唐时代的结束而衰落了。边塞诗由于只属于盛唐时代,它因此也就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与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标志。
  王昌龄《从军行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里乃是说明着边防上雄厚的实力,没有边防上的实力是谈不上边塞上的和平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暴,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这又说明战争是残酷的,尽管“咸言意气高”,却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的历史性悲剧。这就进一步解释了边防的性质乃是为了保证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这几乎是唐代边塞诗中一种普遍的认识,又岂止是专对洮河一带。所以李白在《战城南》中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杜甫在《前出塞》中说:“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正是基于这种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普遍认识,战争最为稀少、和平最相对稳定的开元时代,反而成为边塞诗的摇篮。
  王昌龄这两首诗写的实际上又都是历史性的概括。吐谷浑到了开元时代早已亡于吐蕃,这自然不是当时的战役;“昔日长城战”当然也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乃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度概括,唐代的边塞诗因此往往不拘于哪个具体战役,哪个时间,地点,而是在广泛的时间,空间上把边塞作为一个整体来歌唱。这样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就不在于哪个战场,哪个战役,而主要是一种悲壮的豪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
  (以上材料均取材于林庚《唐诗综论》)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豪迈的乐府诗是盛唐气象的代表作品。
  B. 盛唐诗歌的思想性指的是新鲜而朝气蓬勃。
  C. 盛唐诗歌平易开朗的性格促进了社会繁荣。
  D. 感情越是沉重的诗歌越是能体现盛唐气象。
  2. 下列对两则材料所引诗句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引用《横江词》,说明了盛唐诗歌中即使是险恶之景也可能呈现雄壮之气。
  B. 材料一引用了《塞下曲》,说明其深厚、朗爽等特点体现出盛唐气象是饱满有力的。
  C. 材料二中引用《从军行》,说明唐代边防雄厚的实力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根本原因。
  D. 材料二中引用李、杜诗歌,说明了唐代诗人普遍认识到边防的性质应该是保障和平。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推断信息的能力。
  B.“指的是新鲜而朝气蓬勃”错误,依据“整个盛唐气象歌唱的是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人民所喜爱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可知,盛唐诗歌的思想性指的是歌唱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
  C.“盛唐诗歌平易开朗的性格促进了社会繁荣”错误,原文只是说“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在性格上更为平易开朗”,并不是盛唐诗歌平易开朗的性格促进了社会繁荣,强加因果。
  D.“感情越是沉重的诗歌越是能体现盛唐气象”错误,感情沉重的诗歌只是盛唐蓬勃的气象中的一类,以偏概全。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烧火工
  刘慈欣
  萨沙站在极东岛上看着帆船在海天连线处消失,知道自己被扔在世界尽头了。
  一个细高的老头,干瘦黝黑,像一段从煤层中挖出来的枯树根,精疲力尽地坐在地上,靠着小矿车车轮,喘息着。
  “我来找你,我来求你。”
  “我有什么好求的,一个烧火的,一辈子吃苦受累的命。”老人摆摆手说。
  “人们说你能让得绝症的人活下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