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同步测试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3.2 蜀相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pì) 祠堂(cí) 堵塞(sè)
B.鬓角(bìn) 频烦(pín) 修葺(qì)
C.开济(jì) 喋血(dié) 黄鹂(lí)
D.混沌(dùn) 啼叫(tí) 满襟(jīn)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顾频烦天下计 君臣相顾尽沾衣
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夕济兮西澨
A.两个“顾”相同,两个“济”也相同
B.两个“顾”相同,两个“济”不同
C.两个“顾”不同,两个“济”相同
D.两个“顾”不同,两个“济”也不同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
4.下列对《蜀相》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首联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在,“森森”形容柏树茂盛繁密,展现柏树伟岸、质朴的特征,表达仰慕、凭吊之情。
B.颔联“自”和“空”两字,用得极为传神,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景物传达诗人内心的淡然宁静。
C.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刻画了一位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君报国之心,概括力非凡。
D.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5.从题材上看,《蜀相》属于( )
A.写景诗 B.怀古诗 C.哲理诗 D.闲适诗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赞颂诸葛亮的一项是( )
A.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B.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C.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蜀相。
8.《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9.《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0.《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杜甫并非只有①_______________的艺术风格,年轻时,他也曾仗剑走天涯。面对科举不第、自身抱负无法实现的境遇,诗人通过“望岳”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望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