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8 17:4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3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210字。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中,孝不仅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伦常规范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孝的根本精神是报本反始,即一种受恩思报、得功思源的感恩戴德之情。它在根本精神上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构成了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传统中国社会之中,孝被称为“百善之首”,而且曾经不止一个王朝明确号令“以孝治天下”。
  在先民的观念中,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体现了父母的恩德,因而子女应当以“报本反始”的态度去对待父母,由此,“善事父母”就成为孝德中应有之义了。而由于父母的生命又是源于先祖的,因而,“慎终追远”的结果自然是要将祭祀先祖包含在孝的要求之中了。
  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并进而“慎终追远”乃至“继志述事”,堪称在个体生命本位的意义上较为彻底地体现了自我生命的根源意识,因而它们构成了作为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尚未能涵盖孝的全部内涵。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人的生命也包括了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两个方面。而人之精神生命的成长,又是与社会文化的熏陶与濡染密不可分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存在又可以看作是文化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因此,“报本反始”之“本”与“始”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体生命之“祖”上,对于人的整体生命存在而言,就是不完整的。只有漏括了社会或文化的层面,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人之精神生命的本质。
  不仅如此,作为有着强烈的超越祈向的存在者,人不仅会追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同样会追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走向了对作为一个类而存在的人的“类性生命”之所从出的终极根源即类性生命之本的探寻。不同于西方基督教传统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观念,中国文化传统观念是把天地视为人的类性生命之本。
  孝正是在感恩报德之中将生命的终极“本”“始”指向了天地。正是由于天地为万物存在的根源,祖先则是个人生命存在的根源,所以祭天地时以祖先配享。而对于天地的祭祀,正体现了对报本反始的尊崇。正像人们应当对自我生命之所从出的祖先尽孝一样,对于作为包括人类之生命在内的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的天地,也理当抱持崇德报恩的感激之情,从而也为天地“尽孝”。
  (摘编自陈一平、孙雪霞《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的生产功能的消退,长辈家长作为经验性的行家里手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从而影响到家长的权威地位。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出现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文化上的差别,即所谓“代沟”。在代沟的影响下,老年人在青年人心目中不仅没有地位,而且得不到年轻人的理解。因此,现代社会不能以家长的权威为理由来重新提倡孝道。实际上,我们不仅要从客观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就是恩德,因此,子女以“报本反始”的态度去对待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B.善事父母也好,“慎终追远”也罢,这些只是属于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尚未涵括社会或文化的层面。   
  C.与动物养育幼崽不同,人类父母对婴儿的养育要付出很多,这既是作为人的一种本分,也是作为长辈的一种责任。
  D.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道德责任,而不是契约协定,因此不赡养父母的人会受到道德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惩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然孝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伦常规范的意义,那么,不尽孝道就是一种道德失范的表现。
  B.关于人从何处来的问题,西方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传统给出不同答案,后者更具先进性。
  C.没有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那么,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就失去了根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D.一个人不爱父母,但爱社会上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爱。
  3.下列对材料二第一段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社会中,家长作为经验性的行家里手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故其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被弱化。
  B.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年龄层次不会形成“代沟”,只有不同的心理文化才会形成“代沟”。
  C.在现代社会中,“代沟”的形成往往会产生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老年人失去权威的现象。
  D.现代社会当然不是不提倡孝道,只是不能再像封建时代那样以家长的权威为由来提倡孝道。
  4.为什么中国文化传统讲求对天地也要“尽孝”?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为什么说《陈情表》作者李密居家对祖母尽孝是一种必然选择?请结合材料和《陈情表》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金谷银山(节选)
  关仁山
  电视专题片《白羊峪之路》,由欧阳老师制作完成了。欧阳老师写的解说词,也是欧阳老师解说的。送电视台前,范少山把自家电视摆在院子里,招呼乡亲们来看,乡亲们边看边流泪,都说拍得好。
  《白羊峪之路》在金安电视台播了,火了。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播放了三遍。观众给电视台打电话,网上留言,都说金安还有一个白羊峪,白羊峪还有一群为心中梦想奋斗的人。他们感谢电视台,终于播出了这么正能量的作品。压了好多场肛肠肛瘘广告,医院都找上门来了,钱台长正为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