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同步练习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0 16:11: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00字。

  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坚不能自举也    举:拿起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同“皲”,皮肤冻裂
  D.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说服
  二、小阅读-课内
  2.下列选项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礼乐与仁联系起来,认为“仁”是“礼乐”的外在表现,“礼乐”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B.《庄子•五石之瓠》中,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对比中体现出二者境界的高下。
  C.《墨子•兼爱上》中“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用医生看病要先寻到病根与治理好天下要先找出混乱的根源相对比。
  D.《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认为屈原在《离骚》中“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的品德。
  三、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2)《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
  (4)《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                 ”。
  (5)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7)《将进酒》中的“             ,             ”两句,强调在有兴致时要饮酒欢乐,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8)苏轼的《江城子》中“         ,         ,           ”三句从梦境落回到现实,想象着亡妻在凄冷幽静的月夜孤寂的心境。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